- 吳易風文集(第九卷):經濟學界意見分歧與新自由主義
- 吳易風
- 950字
- 2019-12-27 18:19:36
一
當前,我國經濟理論界對許多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看法很不一致。在我看來,就絕大多數人來說,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看法,這是正常的。這種意見分歧是正常的意見分歧。正常的意見分歧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然而,與此不同,有一類分歧是重大原則分歧。幾年來,學術界圍繞這些重大原則問題進行了多次爭論,但未能取得共識。
據我所知,關于重大原則問題的意見分歧的性質,經濟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這種意見分歧是“主張改革”和“反對改革”的分歧;另一種看法是,這是兩種改革觀的分歧。
我認為,不管對分歧的性質如何看,都應該遵循“雙百方針”,展開學術討論,以理服人。即使是學術批評,也應該先找出對方錯誤的證據,然后再進行批評。可是,個別人的做法與此相反,在進行學術批評時,不引證被批評者的話,甚至連只言片語都沒有就批字當頭,一批到底,亂扣帽子,這就破壞了學術爭論的氣氛。
最近發表的一位學者的文章就是如此。這篇文章沒有引用被批評者的任何一句話,也就是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便劈頭蓋臉地批,扣上一大堆反對改革的帽子,諸如“極力給正在進行的改革潑冷水,散布懷疑和不滿情緒”,“認為該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斷定中國的改革已經走上了歧途,資本主義復辟已是現實的危險”,“是不是要中國的改革逆轉”,“對改革開倒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難怪讀過這篇文章的人議論紛紛,有的說:“這不像一個學者寫的學術文章,倒像是一份大字報。”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過去有人“唯我獨革”,把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一概斥為“保守派”。現在,經濟學界有人“唯我獨改”,把有不同看法的人一概斥為“反對改革”。“唯我獨改”的人自有一套特殊的邏輯。他只求助于“大膽假設”,連“小心求證”都不要。只要你不同意他的觀點,哪怕你的改革方案完全符合社會主義方向和國情,你也要被他認定是“保守派”。例如,當他不斷改變手法始終主張搞私有化,而你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反對私有化時,他就說你是“反對改革”。江澤民同志早就指出:“要劃清兩種改革開放觀,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改革開放,同資產階級自由化主張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的 ‘改革開放’的根本界限。”私有化是經濟上的資本主義化。主張私有化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反對私有化的分歧是兩種改革觀的分歧,而絕不是“主張改革”和“反對改革”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