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通貨膨脹動態研究
- 錢宗鑫
- 795字
- 2019-10-31 20:16:43
第3章 文獻綜述(下):全球化與通貨膨脹
3.1 引言
早期關于通貨膨脹的研究多在封閉經濟條件下進行。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發達經濟體的通貨膨脹動態相對于20世紀90年代以前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相對于20世紀90年代以前,20世紀90年代通貨膨脹的水平大幅度降低了,而且通貨膨脹的波動幅度也大幅度地下降了。并且,過去通貨膨脹率的走勢對當期通貨膨脹率的影響在20世紀90年代也明顯減弱(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6)。很多學者和研究機構認為20世紀下半葉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是20世紀90年代通貨膨脹動態發生這些變化的重要原因。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全球化對發達工業國家的通貨膨脹動態并沒有顯著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通貨膨脹動態的變化是貨幣政策的改善等其他因素導致的。
本章對迄今為止圍繞全球化與通貨膨脹關系的研究做了一個較全面的綜述,以供后續研究參考。3.2節綜述了關于全球化與通貨膨脹的聯系的直接證據。這些文獻更加關注全球化與通貨膨脹之間是否存在聯系這一問題。3.3節則討論了從全球化到通貨膨脹的傳導渠道。具體分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我們討論了關于菲利普斯曲線的斜率和政府行為(主要指貨幣政策決策部門,即中央銀行的行為)的時間不一致性之間的關系。這一個方面爭論的焦點是全球化是否改變了菲利普斯曲線的斜率。通常認為菲利普斯曲線描述了中央銀行所面臨的產出和通貨膨脹的替代關系,因而決定了其最優貨幣政策選擇的約束條件。這個條件的變化被認為會影響中央銀行對通貨膨脹的偏好,進而影響其決策,而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最終決定了均衡的通貨膨脹水平。第二個方面,我們討論了全球產出缺口和國內產出缺口對各國通貨膨脹的相對影響程度。其中全球產出缺口是否對各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水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是爭論的焦點。第三個方面,我們討論了全球化是否通過影響生產效率從而影響通貨膨脹。第四個方面,我們討論了進口價格的變化是否對通貨膨脹有顯著的影響。3.4節總結了目前關于開放經濟因素與中國通貨膨脹的關系的文獻。3.5節做出了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