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對外貿易差額結構與中國新經濟增長模式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WTO以來,中國對外貿易迅猛發展,遵循比較優勢原則,實施出口導向戰略使中國獲取了豐厚的貿易利益,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著過分依賴外部市場、貿易條件不斷惡化以及外匯儲備規模過大等問題(薛敬孝,2005;Subbaraman and Sun, 2007; Fran?oise, 2010; Gaulier et al., 2010),而且制造業強大的競爭力可能會引起與中國處于相同發展階段國家的恐慌(Hanson and Robertson, 2008)。

這種不平衡增長模式的弊端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的背景下愈發凸顯出來。2008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遭遇了嚴重的金融風暴,經濟停滯不前,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出口市場其需求銳減,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2008年中國出口額為14286億美元,而2009年,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出口額下降了16%,貿易順差更是下降了34%,意味著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明顯受到了限制。

由此,中國各界逐漸意識到,過分依賴外需的經濟增長模式亟待調整。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政府特別指出要實施新的發展戰略,強調了依靠國內市場、旨在實現內外平衡的經濟增長新模式。

對外貿易是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的最重要的方式,而貿易結構,特別是貿易差額的結構可以反映出中國的產業結構、生產階段、比較優勢和內外需狀況等,同經濟增長模式息息相關。本章將從多維度解析中國對外貿易差額的結構特征,包括各種貿易方式和各類企業帶來的貿易差額、差額的商品結構和國別結構等。通過這樣的分析,本章旨在回答兩個問題:其一,透過順差結構,剖析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如何導致了不平衡發展的局面;其二,如何通過調整外貿順差結構來實現旨在擴大內需的經濟增長新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大城县| 马边| 新田县| 曲松县| 礼泉县| 理塘县| 三原县| 华亭县| 工布江达县| 西乌珠穆沁旗| 诸暨市| 故城县| 荔波县| 永定县| 民丰县| 博罗县| 平昌县| 云梦县| 深水埗区| 全州县| 平遥县| 调兵山市| 涞源县| 南郑县| 承德市| 永城市| 酒泉市| 平定县| 镇远县| 铜山县| 德州市| 延庆县| 潜山县| 诸城市| 吴川市| 武定县| 巴楚县| 剑川县| 上蔡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