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私法的強制性規則適用制度研究
- 王立武
- 1404字
- 2020-08-20 16:01:17
前言
本書是我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國際私法的強制性規則適用制度研究》(編號:13FFX038)的結題成果。
對國際私法強制性規則適用的研究在國外學術界由來已久。2006—2009年我在武漢大學師從韓德培先生攻讀國際私法博士學位期間,經常去外文圖書館翻閱館藏的海牙國際法演講集,發現在英語文獻的專題研究中,早在1970年徳國裔學者曼恩(F. A. Mann)就以《沖突法與公法》(Conflict of Laws and Public Law)為題、1973年瑞典學者伊科(Hilding Eek)就以《強制性規范與國際私法》(Peremptory Norms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為題對強制性規則的適用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在國外的教科書中,無論是英國學者戴西與莫里斯的《沖突法》(第14版)、切希爾與諾斯的《國際私法》(第13版),還是美國學者彼特·海等的《沖突法》(第5版)、法國學者奧狄的《國際私法》(第5版),均把強制性規則的適用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單獨講解。但是,國內的同題研究比較少,絕大多數的成果是沿用了希臘裔法國學者弗朗西斯卡基的用語“直接適用的法”進行相關研究。這種表述與我國立法的傳統表達和相近學科的術語使用差別比較大。對此,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梳理相關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2009年我以此為題申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編號:09YJA820046),得到了學界同仁的認可和鞭策。在我進行研究期間,恰逢《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頒布實施,我就對原來的研究計劃進行了適當調整,擴大了比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力求增強研究內容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越發感到,作為一種制度設計,強制性規則的適用在涉外民商事關系調整中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的研究項目完成后,我又進一步搜集、補充資料,完善研究成果,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以期對該專題形成一個更為系統、深入的認識。然而,由于自身學識有限,在對法國、德國立法和理論的比較研究中,不得不借助于英語的轉述了解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從而使課題研究內容的精準度略顯不足,但我已經盡己所能把有關參考文獻列入文中,相信讀者和同仁能夠慧眼識珠,提出寶貴建議,以完善本課題的后續研究。不過,我感到高興的是,目前國際私法學界和民商法學界對強制性規則適用的研究已經成果頗豐,能夠為此添磚加瓦,我倍感幸甚。
在外文資料的搜集中,中國政法大學的宋連斌老師、華東政法大學的楊玲博士給予了寶貴的支持,從而豐富了課題比較研究的內容。山東大學的黃世席教授、許慶坤教授,武漢大學的甘勇副教授為我使用外文數據庫提供了幫助。鄒國勇譯注的《外國國際私法立法精選》為我提供了許多外國立法的借鑒。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評審的專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見。在此向諸位老師、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呂巖峰老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劉仁山老師惠賜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和心得,給我的研究增添了更多的支持,對此我深表謝意。山東政法學院各級領導對課題研究的關注和關心也使我難以忘懷。
最后,特別地,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表示謝意。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就讀碩士研究生的母校,能夠在母校出版社出版我的成果是我的榮幸;出版社的各位編輯同志為本書的出版做出了辛勤的努力,這是我珍藏的一份情誼!
謹以此書的出版紀念我的恩師韓德培先生!
由于學術水平所限,錯誤和紕漏在所難免,自己也感到許多地方“研”猶未盡,誠懇地請同仁、讀者批評指正!謹以此勉勵自己在學術的道路上向前行走。無以回報,唯有更加努力!
王立武
2015年9月20日于泉城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