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常春藤英語 四級·下(常春藤英語系列)作者名: 聶成軍總主編 毛筠主編本章字數: 1410字更新時間: 2019-09-29 12:28:16
木鐸金聲序言一
教育界有一個普遍共識:學習能力的欠缺從本質上是閱讀能力的滯后。閱讀是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養成能力的階梯,在閱讀能力欠缺的情況下,新的知識就無從進入學習者的大腦,更無法生成更高層次的知識,也就無從提高能力。同時,閱讀又是所有人類活動中最能貼近心靈、激發愉悅的一種。真正的閱讀,應該是優雅的;而真正值得閱讀的,除了經典,還是經典。
基于此,我們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外語分社幾經磋商,又經過與眾多位志同道合的同仁的多次研討,就有了“常春藤英語系列”這一套英語泛讀教材的誕生。我們從浩瀚的英語文選中,挑出適合不同階段中學生閱讀的內容。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十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讀遍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語文教材,那些文字大多是英語國家百年傳承的經典。置身其中,我們猶如同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場景對話,每每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為所處而感動、而思考;每當痛下決心不得不舍棄某一經典文篇的時候,我們總會拷問自己竟然如此殘忍!
結合國情、學情,我們將優中選優的“幸存者” ,依據英語課程標準分配到了不同等級的冊子里。為了幫助讀者消化這些經典,我們又針對中考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最新精神,根據多年的教學研究經驗,以北京、重慶兩大都市名校名師的視角,在這套書中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都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既便于教師在課堂上實施,又便于學生課下自我檢測。這些任務包括:
任務一, “How well did you read?”旨在輔助讀者理解文章、自我評估和調控,或者試圖將讀者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到較高的層次。
任務二, “Read for words” 。我們對照新課標詞匯表,針對重點詞匯設計了配套練習——我們相信,這種在語境中進行的練習,會幫助讀者更有效地擴大詞匯量。
任務三, “Writing practice” 。不是每一篇選文后面都設計了這一任務。這一任務采用了兩種形式:一種是Summary writing,希望借此加強讀者對文章的記憶并加厚讀者的寫作功底;另一種是開放的Questions,意在通過此種形式的寫作推動讀者的思維,引導讀者去思考深層次的問題。
所有與我一起甄選文章、設計任務的老師均來自北京市重點中學或者著名學校以及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 ,他們都在三尺講壇上耕耘多年,對于師生的需求有最直接的發言權,對于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有最直觀的了解和感受。他們白天保質上課,晚上熬夜選文、精心構思設計。因為他們深知,今日所做,正是為了成就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讀者。
我們的團隊——這些名校教師們日夜辛苦那么久,唯一的目的在于:期望我們的學生——認識的,不認識的,均能從這套書中受益;希望我們的中學英語學習資源里,有更多更好的經典;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靜下心來,真正品一品英語的芳香。對于我個人而言,還有一個小小的私心:為我今年正在人大附中七年級讀書的女兒聶子健編寫一套對得起她的閱讀教材,作為爸爸送給她的禮物,伴隨她從初一到高三——我對她的最高期許,就是希望她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論語》說: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 夫子的時代遠去了,但是我們依然需要木鐸,不時地在我們身邊響起,提醒我們,應該通過閱讀經典來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我們不敢妄自尊大,將我們的這套書稱為“木鐸” ,但是,至少,如果您真的選擇了它,偶爾的木鐸金聲,您是可以聽到的。
木鐸聲聲,其音悠悠,其韻綿長。絕惡于未萌,起敬于微渺,不經意間,我們的未來,也許就已經改變。
聶成軍
甲午年(2014年)夏
于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