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務籌劃理論研究:多角度透視
- 蓋地等
- 1316字
- 2019-09-29 12:57:26
前言
自從教育部在“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目錄中將稅務(收)籌劃列入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以來,各高校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審計專業先后將稅務籌劃列入教學計劃,社會上的各類稅務籌劃實務培訓也應運而生,各個版本的稅務籌劃本科教材和稅務籌劃實戰或寶典之類的書籍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在為此感到欣然的同時,也有一絲隱憂——有主張者說,避稅是合法行為或不違法行為;但也有主張者說,“避稅是違法行為”,“只有將其界定為違法行為,才能為反避稅提供法律依據”,“稅務籌劃應該拒絕避稅”。可見認識的差異之大。有的案例明明是違反稅法的造假或欺詐行為,也冠以“合法避稅”、“稅務籌劃”之名。有的書中所述及其舉例,看似淺顯易懂,“籌劃效果明顯”,但脫離實際,既不符合現行稅收法規規定,在實務中又不可能有這類涉稅事項;有的雖然“收之桑榆”,但可能“失之東隅”,等等。更有一種觀點,認為似乎有點會計、稅收知識,就能搞稅務籌劃,視稅務籌劃為“小聰明”。稅務籌劃的理論研究明顯滯后于稅務籌劃實務。
實務中視稅務籌劃為“寶典”,趨之若鶩,但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現實和潛在的風險較大,學術界對稅務籌劃的理論供給不能滿足稅務籌劃的實務需求。而研究反避稅、主張“政府籌劃”的文章明顯多于研究納稅人的稅務籌劃、法律規避的文章,即使有某些涉稅的經驗研究成果,一般也是財務會計領域中的資本市場研究,而非稅務會計領域(范疇)的稅務籌劃研究。還有一種現象,似乎站在政府的角度就可以“理直氣壯”,站在納稅人的角度就“理屈詞窮”,這與現代稅制、現代法治、現代文明等原則有明顯的反差。因此,需要從理論上認識或厘清稅務籌劃,或者說,需要對稅務籌劃進行比較系統的理論研究,用于指導和規范稅務籌劃實務,這就是本書撰寫的初衷。限于我們的能力和水平,實際上可能遠遠達不到這個目標要求,但我們會繼續努力。我們力求對稅務籌劃的理論研究保持理性,力求做一個思想者。
本書從提出計劃,到完成初稿,再到定稿出版,歷經兩年有余,由我和一些博士、碩士共同完成。第一章由我撰寫,是在本人多年來對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稅務籌劃教學與科研的心得、體會、感悟與理解的基礎上,構思并設計的,試圖構建稅務籌劃理論的結構框架。第二章由安徽大學姚王信博士撰寫,第三章、第四章由中央財經大學蔡昌博士撰寫,第五章由中國銀行邢臺分行梁虎碩士撰寫,第六章由廣西大學梁淑紅博士撰寫,第七章由廣東財經大學崔志娟博士撰寫,第八章由天津工業大學楊繼飛博士撰寫,第九章、第十章由天津財經大學呂志明博士撰寫。他們在碩、博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中,在畢業后的教學和科研中,對稅務籌劃理論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稅務籌劃理論進行探討,發表或出版了相關研究成果。在本書中,他們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從而拓展并深化了稅務籌劃理論。作為本書的領著人,我負責統籌和審閱全部書稿,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衷心希望他們不斷進步。
同時,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本書策劃編輯陳永鳳、責任編輯黃佳表示由衷的感謝,沒有她們的鼎力相助,也就沒有本書的出版。
囿于我們的認知能力,書中的觀點和認識,系一家之言,偏頗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蓋地
于天津財經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