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白手套(下)
- 重工法蘭西
- 風扇不涼
- 3142字
- 2019-09-02 12:41:16
米哈依爾不明所以的跟著三兄弟來到了隔壁工作室的一個房間之中,空蕩蕩的房間什么裝飾品也沒有只有一張桌子以及桌子上面的一挺疑似槍械的東西。,米哈依爾的目光理所當然的被吸引到了桌子上擺放的物品。
這是什么機槍嗎,這個怎么這么像馬克沁機槍,你們難道是要把這個塞到沙皇陛下的軍隊里嗎。我和你們說這是不可能的,軍隊不會接受一挺仿制版本的馬克沁機槍的。米哈依爾說道。
是的先生您沒猜錯這確實是一挺機槍,不過它不是馬克沁那種重機槍而是一挺輕機槍,它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操作,必要的時候甚至一個人就可以操作。路易斯解釋道。
不這不可能,我見過軍隊之中的機槍操作最起碼需要四個人才能操作,而且雖然機槍射速很快但是它非常的笨重。米哈依爾一幅你以為我是傻子一樣的表情說道。
這時菲爾南德上前說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去試射一番不就清楚了”。
好的,那就射擊試一試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就能一個人操作它,別以為我和那些蛀蟲那樣好糊弄。米哈依爾憤憤的說道。
馬塞爾抱起機槍路易斯抱著彈藥箱四人來到了工作室特意開辟出的靶場,由于法國規定平民是不能持有槍械的只有辦理狩獵證才可以持有,但這些都是對于普通民眾來說的,對于雷諾家族這種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工廠主來說這些都不叫個事情,只需要注冊一個雷諾武器公司然后再上下操作一番路易斯就可以隨便的制造輕武器并且試射什么的了。
馬塞爾將機槍放在指定的設計地點,然后又從旁邊拿出一桿莫辛納甘步,然后示意米哈依爾射擊那個距離五百米的靶標,米哈依爾接過步槍熟練的槍推彈上膛然后據槍瞄準。隨著砰的一聲作為靶標的陶罐應聲破裂。
米哈依爾放下槍,疑惑的問道:“你們是從哪里搞來莫辛納甘步槍以及7.62x54R子彈的那
,這可是軍隊的制式武器”。問完之后他恍然大悟的說道:“哦,我知道了你們應該是從夏特羅輕武器廠搞到的”。注:莫辛納甘步槍被沙俄采用的時候沙俄國內的兵工廠還沒有做好生產準備,所以第一批莫辛納甘是法國夏特羅兵工廠生產的。
路易斯打開彈藥箱說道:“您可以檢查一下這箱子彈看看它們是否有問題”。米哈依爾上前從彈藥箱之中抓了一把子彈然后將這些子彈塞進了步槍的彈倉里推彈上膛然后射擊一直將彈倉之中的五發子彈統統打光之后。
米哈依爾放下槍說道:“這些子彈是沒有問題的先生們,那么你們接下來想讓我看些什么那?”
路易斯將機槍的彈盤卸下遞給米哈依爾說道:“看先生這就是機槍的供彈方式彈盤供彈它可以使用47發或97發彈盤,它的全槍重量只有11.8公斤,槍長1283毫米非常容易攜帶”。說罷路易斯拿起機槍遞給米哈依爾讓他顛了顛感受一下重量。米哈依爾將機槍放在彈藥箱上仔細的觀察了起來。原本米哈依爾認為雷諾三兄弟是想要用自己的把柄威脅自己賣他們的破爛貨,但是真正的見到實物之后米哈依爾發現這挺機槍還挺有模有樣的。
米哈依爾站起身對三兄弟說道:“先生們,既然你們對自己的機槍那么有信心那么就試射一下讓我看看吧”。
如您所愿,先生。路易斯說完便開始給彈盤上彈,米哈依爾發現這個上彈機構設計的還是不錯的,它只需要一根特制的鐵管扭動供彈機構然后將子彈一顆顆的塞進去就可以了一個人完全可以操作。路易斯在子彈裝好之后將彈盤裝到了機槍上面,上膛然后瞄準開始設計,隨著機槍有節奏的發出噠噠噠的聲音,一個彈鼓很快便被打光了,而作為機槍靶標的靶紙也就是千瘡百孔了,對于這一切米哈依爾都看在眼里。
之后米哈依爾親自試射了一個97發的彈盤火力持續性以及可靠性依舊很優秀。放下機槍之后米哈依爾贊賞的說道:“不錯非常的不錯,不過這種東西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這樣我明天會帶著大使館的武官,安東先生來這里看一看如果沒有問題那么我會向國內報告的”。
對了,我們應該回歸正題了,關于雷諾汽車的生產線問題我們是否可以詳細的商談一下了那,基本條件就按照十三萬法郎來定價了,至于你們的折扣問題我希望你們給我一個滿意的結果。米哈依爾貪婪的說道。
三兄弟互相看了看,菲爾南德說道:“放心我們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結果的,那么們我們還是去辦公室仔細的商談一下吧”。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米哈依爾成功的將官方報價壓到了十六萬法郎,而自己則拿到了兩萬法郎的折扣。當然這些都是米哈依爾私下里和雷諾商量的結果。在給弗拉基米爾?科科夫佐夫的報告里米哈依爾的說法是雷諾汽車廠給出的報價是二十萬法郎而自己經過艱難的談判成功的讓雷諾三兄弟降價到了十六萬法郎,至于機槍的事情米哈依爾則堅稱這是自己在參觀雷諾工廠的時候偶然間發現的,同時他還聲稱一開始雷諾機槍是想要出口到日本的,但是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的游說下雷諾三兄弟改變了主意,稱只要沙俄軍隊看上這款機槍并且大量采購的話那么他們會優先賣給帝國的軍隊的,為了表示誠意雷諾工廠還特制了五挺可以發射7.62x54R子彈的機槍來供帝國測試。
商談完成之后,三兄弟又請米哈依爾去了位于巴黎皇家路3號的馬克西姆餐廳,這家餐廳是整個法國上流社會最喜歡去的餐廳是各國名流在巴黎的聚會場所,甚至是國王的流連忘返之地。美國的前總統約翰遜,英國、丹麥女王、畢加索、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都是座上常客!當然這里說的是歷史上來過這里的名人畢竟很多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現在還是小屁孩那!
吃過晚飯之后在將米哈依爾送上回自己住處的車子之后雷諾三兄弟也架車往家的方向駛去,當然必要的安保措施還是有的,在三兄弟發家之后菲爾南德為了防止意外便雇傭了八個保鏢,路易斯也分到了兩個,對于這兩個跟屁蟲路易斯極其的抗拒,但想了想自己現在的身家最后還是妥協了。
今天三兄弟坐在一輛車身路易斯親自開車,車子開出一段距離之后,馬塞爾笑著說道:“真沒想到俄國人還有這樣的好辦法,我想如果那幫開銀行的吸血鬼聽到這個消息的話,他們能把科科夫佐夫給掐死”。
菲爾南德說道:“是啊誰能想到俄國人會玩這一招,我還奇怪為什么最近多了那么多俄國商人,我還以為是世博會的原因那。”
其實這個消息是貝當告訴自己的,眾所周知俄國雖然號稱歐洲壓路機,但是其本身的國家工業水平就比較落后,并且國內還有一幫驕奢淫逸的貴族拖后腿,每年的稅收如果光靠農村的那幫窮鬼就算是把他們的骨頭都榨干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要想維持國內那人數眾多的“灰色牲口”,又要實現尼古拉二世的擴張夢想必須得另尋他路。什么你說貴族和陛下有錢,不好意思那些錢你一分都不能碰。
就在這時法國人湊了上來,法國需要一個盟友以對付自己的死敵德國佬,正好當時俄國因為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而與德國交惡,法俄雙方一拍即合于1891~1893年間形成的秘密軍事同盟。1887年德、俄關系急劇惡化,沙皇政府購買軍火,推銷公債,都指靠法國。法國利用俄國這種財政依賴性,促成法、俄結盟。德、俄《再保險條約》的終止。這些都是大背景下的事情。
簡單來說法國借給了俄國很多的錢已及購買了大量的國債,法國國內出錢的人當然不可能是平民了,就在這時法國炒房團,哦不是,應該是法國銀行家們挺身而出承擔了出錢這個任務。而且法國的資本輸出與英國不同,法國的資本輸出極大部分是是借貸資本即公債(給外國政府的財政貸款),而不是像英國那樣,是生產性的投資。這種非生產性的高利貸性質的資本輸出,使法國每年收獲巨額利息,法國成了歐洲的高利貸者。因此,它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大量輸出借貸資本帶來的巨額利息收入,加強了法國的腐朽寄生性。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的食利者階層達200萬人之多,連同他們的家屬,竟占全國人口的1/8以上。
當然這幫家伙不是什么善茬,你俄國借錢就是要還的(截止到1914年約合113億法郎)但是俄國已經被高利貸給壓的死死的了,那點財政收入慢慢的連利息都要還不上了,所以我們聰明的財政大臣就想到了這么一個主意,那便是暗地里扶植一幫商人,將國庫的部分資金挪用出去。等法國人來要債的時候就一句話。沒錢,國庫都能空的跑老鼠了不信你去看,當然那些大銀行家的錢還是要還的,至于普通的食利者階層就可以稍微拖一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