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漸入佳境(2)在你家結(jié)婚
- 不負青蔥
- 楓糖瑪奇朵
- 2477字
- 2020-03-18 21:41:57
在那之前,盛之沐和林岫因為天天都坐在一起的關系,反而不怎么發(fā)QQ,結(jié)果因為買早點的事,他們倆的QQ聊天也莫名多了一些。
畢竟,萬事開頭難。
她畢竟是個女生,還是要盛之沐每天給她發(fā)買早點的消息,她才好意思偶爾晚上也在網(wǎng)上問他問題嘛。
剛開學的時候,林岫和盛之沐的座位雖然近在咫尺,但最常說的也只是“把你的筆記借我看一下”“麻煩讓一下”這種話,撐死了也就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他們還不能算是很熟悉的朋友,頂多算相處還算和諧的同桌。
其實林岫不是不喜歡說話。
但是,初中畢業(yè)的時候,凌含熠特意叮囑過她,一定要謹慎交友,不能太過肆無忌憚。
記得一中總校的降分錄取名額確定下來時,凌含熠和林岫進行了一次深度交談。
那時候凌含熠對她說:“林林,我們上了高中就不可能還陪著你了,你要自己懂得保護自己,知道嗎?”
當時林岫在感動之余,也在思考,她到底是有幾個媽呢?
凌含熠說:“我現(xiàn)在唯一要叮囑你的一件事情呢,就是你要收斂一點,謹言慎行。如果有人欺負你的話,你就來分校找我,知道嗎?”
林岫說:“凌含熠,其實,好多事情我都知道。”
這么多年,她都在老師和同學的關懷下生存著,但也并非不知道人情世故。
恰恰相反,正因為接觸到那么多善良的人,她才能明辨善惡,洞悉人心。
凌含熠點點頭道:“我知道你都明白。我只是想告訴你,你在咱們班一切順利,是因為咱們班的好人太多了。”
因為有了凌含熠的叮囑,所以剛上高中的林岫一直保持著謹言慎行。
她可以交朋友,但與她為友的那些人,除楊婉笛之外,大多是和她萍水相逢,終會道別,終會遺忘。
一開始和盛之沐同桌的時候,她心懷芥蒂,因為他太過驕傲明亮。
有時候甚至會在不經(jīng)意間說一些天之驕子會說的話。
她雖然偶爾調(diào)侃他,但是心里一直覺得,他真的很優(yōu)秀。
但是,因為期中考試后和他達成了公平交易的緣故,林岫和盛之沐的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
而林岫沉眠已久的頑皮天性,不自覺地蘇醒過來。
那一日語文課學到《詩經(jīng)》里的《氓》。
黃老師說古代結(jié)婚又要抱布匹,又要占卜,又要千里迢迢搬嫁妝娶新娘,總而言之非常繁瑣。
不拘小節(jié)的盛之沐又一次忘記帶書,于是只能湊到林岫那里和她看一本。
林岫讀課文的時候小心翼翼,因為她今天早晨吃了韭菜餡的煎餃。
雖然那是她同桌,但好歹也是個男的,注意點比較好。
兩個人湊在一起,不說悄悄話是不可能的。
這不,盛之沐就懶懶地嘀咕了一句:“結(jié)婚可真麻煩,還沒等娶到媳婦,自己就先累死了。”
林岫倒是不覺得,她從小就喜歡去參加婚禮,覺得那些新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必然不會覺得有多幸苦。
她反駁道:“我不覺得啊,一輩子就結(jié)那么一次婚,肯定是要正式一點。你要是覺得麻煩,以后你就在你家結(jié)婚好了。”
盛之沐卻不上當:“以后要是你在你自己家結(jié)婚,那我就考慮一下我在我家結(jié)婚。“
林岫要被他給氣死,一時沖動說了一句:“你要是再亂說,我以后就去你家結(jié)婚!”
話剛說出口她就后悔了,這不,就落下話柄了嗎?
盛之沐湊近她,笑眼彎彎:“哈哈,酒席擺在我家客廳,給父母敬酒在我家陽臺,新人宣誓難道要在我家衛(wèi)生間嗎?”
不等林岫開口,盛之沐就自言自語道:“還是算了吧,寒舍承擔不起這么神圣的場面。”
林岫:“……”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沒等她緩過來,黃老師就發(fā)現(xiàn)了他倆在底下扯淡,于是點了他們的名字:“盛之沐,林岫,你們討論的東西跟語文有關嗎?”
后桌的夏野開始笑:“黃老師,他們倆在討論以后在哪兒結(jié)婚呢。”
全班同學:“……”
下課后,夏野遭到兩位前桌的瘋狂報復。
總而言之,在這樣美好的歲月里,林岫不止在享受,也在進步。
數(shù)學晚自習通常被李姨用作習題答疑課,來講解這一周中大家作業(yè)中的錯題。
不過不是她講,是全班同學按座位順序上黑板講解。
每次布置完新題目,她的一句“該誰了”可謂是林岫的少年陰影。
每個人上講臺的時候,都是膽戰(zhàn)心驚的,因為李姨在一邊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
不能照搬小猿搜題上的答案,因為網(wǎng)上的答案并非完美,李姨會聲厲色疾地和紙在黑板上作答的同學:“不對!你這個方法多麻煩呀!重寫!”
而且,李姨讓同學到黑板上寫的,也不全是他們見過的題,還有一些是她臨時補充的。
所以十二月的某個數(shù)學晚自習上,李姨又找了一道前年的高考題寫在黑板上,一個女孩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因為該她講題了。
她站在前面,先寫了一個“解”字,身影弱小、可憐、又無助。
她在講臺上寫著,坐在底下的同學自然也不能閑著,也在筆記本上演算著。
林岫那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蹙著眉毛思索一陣,忽然靈光一現(xiàn),代入一個公式,順藤摸瓜地演算下去,最后得出一個還算靠譜的答案。
林岫總愿意將這一次的成功歸結(jié)為天時地利人和。
因為以往李姨在同學做題的時候總會下來巡查,她的這個行為也給做題的林岫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
可是這一次,講臺上的女生狀態(tài)不好,李姨一直在罵那個女生,根本沒辦法在班里巡邏。
林岫一直很感激那個做不出來題的女生,后來又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有點缺德。
林岫算出答案的時候,沒有往黑板的方向看,鬼使神差地就往盛之沐地方向看,沒想到他也恰好停筆,朝她望過來。
這是她第一次和他同時解出答案。
盛之沐先是愣了一下,后來就釋然,對她展顏一笑。他的笑容就像涼白開,不發(fā)燙也不發(fā)冷,是恰到好處的溫度。
二人異口同聲地小聲說:“八分之七!”
林岫也不敢相信地愣了一下,才接受自己和學霸同時算出答案的事實。
雖然步伐很小,但她也有很努力地在前進。
林岫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她最開心的并不是她算出了答案,而是她和盛之沐同時算出了答案。
所以,從那一次開始,學習對于林岫而言漸漸有了不同的意義。
她很堅定地相信自己一定會解出一道題,很努力地在尋找思路,不止是為了算出答案,更是為了能和他相視一笑。
其實她也不是不思進取的,以往夏野和盛之沐幾個學霸討論一些超出她水平的題目時,她絲毫插不上話,說不孤單是不可能的。
或許有一天,她也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吧。
縱然步伐很小,也要努力地前進。
順帶一提,可能也因為互相問的問題太多了,所以后來在自習課上,兩個人一起寫作業(yè),至少得抬頭問一次對方“這個字怎么寫來著”“這個單詞怎么拼”“這道題你得幾”。
兩個人問的問題都越來越低級了,兩個人也越來越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