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農(nóng)女欣然
- 浮萍牽塵
- 2102字
- 2019-09-24 23:12:52
沈欣然將三樣種子拿出來,教孑懋育苗。“這個西瓜,你知道吧,我可是下血本打算種上十畝,到時銷道你可別給我掉鏈子哦?!?
“銷售渠道倒不成問題,倒是你信心十足嘛,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怕到時你害我一場歡喜一場空。種植我沒怕過。”小時候她家可是種西瓜發(fā)家的。會怕種西瓜么,真是笑話。“告訴你到夏天肯定又大又多汁。又甜脆。”
“什么又大又甜脆?"剛回到門口的沈若然順嘴問。她是被緊急招喚回來的。
“正等你呢,你倆感受這水的溫度,再重調(diào)出來?!鄙蛐廊恢赶蛎媲皟膳杷?。
“溫水。”
“你要記住它的熱度,這很關(guān)鍵,記住廚房后有備水,你們自己調(diào)?!鄙蛐廊欢谏蛉羧挥涀?,感受水的熱度。這邊子懋很快調(diào)出相應(yīng)的溫度,等沈欣然來檢查確認(rèn)“不錯,一次就準(zhǔn),大概是這個溫度,要牢記?!狈粗蛉羧坏箾]那么快,來回加幾次水才差不多。
“這水大概萬35度左右,不能太燙會煮熟它的,其中它很脆弱。它是西瓜種子,要將它放在溫水泡上四個時辰,然后撈起等它發(fā)芽便可以種到沙地了。"沈欣然小心叮囑。西瓜種子可是嬌情的很溫度過低沒作用,溫度過高會燙熟。
“這怪了神了,我種了一輩子回,還真沒見過種子還能用水泡能發(fā)芽。這種子離了土壤還能活。”沈孟氏全程在觀看,被沈欣然這波操作給驚到了。
“不是所有種子都可以,比如這種,這種叫苞米也叫玉米,它便是直接種地里回埋在地里發(fā)芽生長。但時間較長,還有這叫辣椒,它只要用清水浸泡上四個時辰,咱們最好是晚上漫泡第二天撈起最好的??涩F(xiàn)在咱時間緊,只好多費(fèi)心了,辣椒泡好還需要撒在芨萁上,費(fèi)時灑水,保持芨萁濕潤,一兩天種子便萌發(fā)一些白色的小根,就可以小心撒在地里。辣椒土壤需要疏松濕潤點(diǎn)的好,玉米則反之。西瓜就種沙地即可?!?
“??!這么麻煩,還得找著地才能種呀?!焙闷娴牟恢股蛎鲜线€有沈吳氏妯娌倆及小孩。
"這還不知道是啥,功夫倒不少?!?
“稀罕物稀罕種嘛!”沈若然總結(jié)得到一致認(rèn)可。
“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回總嬌貴了點(diǎn),要是收成好,買山的銀子都回來了。”沈欣然打過預(yù)防,讓她們心里有個底,免得到時嚇到。
“那咱家沙地翻了,當(dāng)時還尋思種什么好呢,沒想到,一種就這么壯觀?!鄙騾鞘蠒孕艺f。
“對了,這辣椒和玉米可以讓外公家也種上一二畝,可以統(tǒng)一回收。西瓜雖然賺錢但不建議。”
“為啥,一起不好嘛。”沈滿氏聽沈欣然的話也起了心思,她肯定是讓娘家跟著走的,但前提是大家伙都同意的情況下。雖然心急但不冒進(jìn)。
“人手不足,舅舅妗子們都在作坊工作,只有老人,太忙了。顧不來。西瓜長瓜后要叫人到田里日夜看守。到時成熟時,愛吃盡管摘便是,沒必要弄得那么累,顧此失彼就不好了。而且辣椒玉米也是稀罕物。”
“這考慮就不周到。不過這玩意后面講究還挺多的。”
“西瓜要較費(fèi)心思,長花了,也要省花,育花粉,結(jié)瓜還得省瓜(既一條騰漫不宜過多,要舍掉生長得較近的)要保有距離,瓜熟時才大又甜。”
“這聽著就覺得費(fèi)心費(fèi)力。我還是去廚房忙,你們繼續(xù),聽著頭暈。”沈吳氏第一個開玩笑離開去忙,沈滿氏緊跟在后。說再多不如實際操作來得快,她們都是干活的能手。
“這種子都浸泡好了,接下來干啥。”她可不想又悶一天在作坊。沈若然都呆怕在作坊了,找點(diǎn)其他事做也行。
“我們先去理咱家現(xiàn)空的地吧。這幾天陸續(xù)長工到位,也要忙得狠。”沈欣然看也沒什么要注意了,作坊有溫橋寒在問題也不大。所以決定自己去翻松地列一壟一壟。
“我也要去,可以嗎?!?
“可以,三妹你要去嗎。”
沈子然思想斗爭了一下,決定“不去了,我在家?guī)兔ψ鐾盹??!彼澜裉焱砩蠒埲顺燥垼依锉緛沓燥埲司投唷?
“去吧,這里娘忙得過。”知女莫若母。沈滿氏知道她天天留在家,肯定悶壞了。難得姐妹可以齊聚在一起做事。也體貼地允許她。
“謝謝娘?!毙『⒃俣露枷牒先和妗!暗任?,我也去?!鄙蜃尤慌d高采烈拿著平時挖草藥的小鋤頭歡快跟上。
好的田已種好應(yīng)季糧食,其實能種存儲的糧食真的很少。單一水稻,高粱。剩下的便是蔬菜,蔬菜也單一的很。下等地只能種綠豆,黃豆等用處不大的。至少在他們看來,用處不大。水稻種兩季,高粱一季,下半季基本改種棉花??墒粘缮俚每蓱z。
糧食交稅完已所剩無幾,田地多的飯就吃飽點(diǎn),田地少人多的就基本交完稅后,只能結(jié)伴打獵或打短工,養(yǎng)活家人。沒捱過冬天的大有人在。依山村有些人雖然不咋滴,可還是挺會精挑細(xì)省的。
“哇我的腰累得直不起來了”。常時間沒接觸過農(nóng)活還真不適應(yīng)。沈若然伸伸彎僵的腰。咔咔咔聲響。
沈欣然深有同感問“那與作坊相較你想選那個”。
“作坊。”沈若然第一反應(yīng)“我喜歡享受成果,雖然過程有點(diǎn)枯燥乏味,但一想到全是銀子,頓時活力滿滿的。種田只有干勁,看著它們,只想收成時可以飽吃一頓。”
"以后不會了,因為我們有了玉米,最起碼水稻交完稅,還可以用玉米代替糙米。玉米磨成粉就如同面粉一樣。要是有蕃薯,那就完美了,它比玉米作用更大,更能填飽肚子,可惜現(xiàn)在還沒引進(jìn)。有了玉米,可以隔餐飽,要再加上蕃薯,那么沒有天災(zāi)人禍,都不用餓肚子了。”沈欣然感嘆說。這最缺的便是可以儲蓄的糧食。只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
生活只要有了盼頭,才更有動力。對百姓來說,能吃飽穿暖就很滿足了。能滿足這的就要產(chǎn)量高。產(chǎn)量高很多長期困擾的世紀(jì)難道便迎刃而解。問題根本在,卻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