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20.采采芣苢
- 熊孩子的八十年代
- 干鉤
- 2537字
- 2019-09-01 11:54:32
倉庫里有打豬草要用的工具,尿素袋子還有鐮刀。
但這會倉庫肯定回不去了,還好這兩樣東西漁家不缺,李抗洪回家找了兩條袋子又翻出一個小鋤頭一把鐮刀來,兩人拎著袋子往村后土坡上走。
李雄海記得自己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養(yǎng)豬,壓根用不著豬圈,就把茅房收拾一下當做豬圈用,每到開春一家抓兩個豬娃,養(yǎng)上一年要么賣去鄉(xiāng)里的供銷社要么就殺了過個好年。
李山屯有殺年豬的習俗,從東北帶回來的習俗。
其實從這村名也能聽出來,他們這村子跟東北有點關(guān)系,祖國大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東北那邊鄉(xiāng)村名字最喜歡帶著屯,這從歌曲中能反應(yīng)出來:“我滴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里土生土長滴人兒……”
眾所周知從明清開始,中原大地好些過不下去日子的人家去闖關(guān)東某一條生路,李雄海的祖先也是其中一員,但中原人鄉(xiāng)情重,解放后李家闖關(guān)東那一支便遷了回來。
大包干后,養(yǎng)豬人家更多了,有些人家里茅房小,就在外面圈一塊地養(yǎng)兩頭豬,隨便用水泥抹個食槽即可,豬圈里頭臟兮兮、臭烘烘,看的李雄海直搖頭。
這年頭不光人生艱難,豬生也艱難。
兩人穿村而過,路上碰到小伙伴牽著頭去放牛他們便搭了個伙,李抗洪用繩子把兩個袋子綁起來搭在小牛身上,這樣省去了他們扛豬草的力氣。
放牛的少年比他們小一級,名叫李雄釗,李雄海想起他名字后便偷偷笑,這孩子還有幾年好日子可以過,等到了九十年代社會開放了,他的名字就慘了。
李雄釗年紀跟他們一般大,個頭還要大一些,看見李雄海對著自己笑他也笑,但笑的不太樂意:“你倆能不能自己去尋豬草?別用我家牛給你們當苦力,這牛受累了長得慢,今年入秋我家開灘涂地就靠這牛了?!?
當?shù)匕汛蜇i草叫尋豬草,因為他們要干的活其實是尋找野草。
李抗洪不樂意的說道:“你真是小雞肚腸,這牛有的是力氣,扛點豬草還能累著他?”
李雄釗想反駁,李雄海簡單的說道:“打完草我請你喝汽水?!?
“真的假的?你有錢買汽水?”李雄釗滿臉狐疑。
李雄海說道:“我什么時候說過謊?”
李雄釗眨了眨眼睛道:“也是,不過我不喝汽水,給我換兩個冰塊吧,剛下完雨天又熱了,真遭罪?!?
李雄海道:“行,請你吃冰塊?!?
一塊冰塊讓他們之間的友誼得到了錘煉,李雄釗后面話也多了起來:“大海你們現(xiàn)在還要尋豬草呀?我爸說豬草沒營養(yǎng),豬吃了長不快,現(xiàn)在城里有養(yǎng)豬場了,他們都喂豬吃飼料哩。”
李抗洪不服氣的說道:“瞎咧咧,老壽星說過,貓吃腥、豬吃青,人沒油水長不精,豬就得吃豬草,吃豬草才肯長。”
李雄釗堅持:“你才瞎咧咧,我爸去城里賣魚的時候都看見了,現(xiàn)在城里都讓用飼料喂豬,說這樣更營養(yǎng),豬長得快、膘長的多?!?
李抗洪頓時笑了:“你說你這不是胡說嗎?城里也養(yǎng)豬呀?”
李雄釗一時語塞,道:“城里、城里有電車,有少年宮,有錄像廳,我爸說城里可好了,以后我家也去城里住。”
這種話題太寒酸,李總不插話,掉價。
不過說起來豬飼料確實快開始在農(nóng)村推廣開來了,他忘記豬草是什么時候被淘汰的,反正從上初中開始他就不再怎么干農(nóng)活,進入九十年代后好像村里養(yǎng)豬的都很少了,家家戶戶開始圍繞海洋賺錢,精力都放到了漁業(yè)上。
對于少年們來說,打豬草算是個不錯的勞動,起碼可以好幾個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去干活,不像割麥子一家一戶在一起,少年們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
豬草是個很籠統(tǒng)的稱呼,只要是豬能吃的綠色植物都是豬草,有的是野草,也有的是野菜。
到了田壟他們又碰上兩個拖拉著袋子打豬草的少年,這樣隊伍頓時擴大了。
人多了他們便興奮,你追我趕、吆二喝三好不快活。
唯一不滿的是李雄釗,他家牛背上又多了兩個袋子。
豬草分兩大類,一類是豬能吃人也能吃的野菜,比如拳頭菜、婆婆丁、掃帚菜、薺菜、苦菜之類,嫩的人吃、老的豬吃,人吃剩下的豬吃,人吃完拉出來的也是豬吃。
所以,這年頭的豬活的是真沒排面。
另外還有一些野草只能喂豬,麥蒿、灰菜、狗尾巴草、燈籠草等等。
野草比野菜多,李雄海揮舞小鋤頭不一會便塞了小半袋子。
干活的滋味不好受,李抗洪干了一會疲憊了,坐在田壟上叼著根狗尾巴草唉聲嘆氣:“什么時候能長大呀?長大了我去搖櫓放網(wǎng),這尋豬草不是爺們該干的營生?!?
李雄釗頓時坐過來說道:“你當搖櫓放網(wǎng)就輕快了?我大爹就是被這活給逼的跑南方去了,我跟你說那比尋豬草要累?!?
“累我也樂意,那能賺錢。”李抗洪說道。
李雄釗咂咂嘴道:“也對,不過還是在城里好,我爸說城里小孩放學了不干活,他們?nèi)ド倌陮m,你知道少年宮是啥不?你絕對不知道?!?
他話里的優(yōu)越感讓李抗洪很不爽:“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你知道了有卵子用?你又去不了?!?
李雄釗一愣,頓時頹然:“唉,當然去不了,去了也不行,我爸人家那是學圍棋、學毛筆字的地方,一般人不讓進。不過我去過公園,那里有蹺蹺板、有秋千,還有賣冰棍汽水的,可好了?!?
聽著他的介紹,少年們不去打豬草了,一個個滿臉神往的暢想起來。
李雄海找了一棵柳樹,他坐在樹下石頭上雙手枕在腦后靠在樹干上,看著湛藍的天空發(fā)呆。
小時候,我們向往天上的飛機,以為幸福就是飛來飛去;長大了,我們才明白,其實安穩(wěn)快樂才是生活的真諦。
看著他一直不說話,有人問他道:“大海你那么努力學習,是不是為了以后去城里?”
李雄海笑了笑說道:“其實城里也沒那么好,比如說少年宮,那是做作業(yè)的地方,城里娃娃每天上完學就去做作業(yè),要么去學圍棋學書法學彈琴,這也是很累的,而且還不能隨便說話,哪比的上咱們尋豬草?起碼尋豬草自在?!?
“可尋豬草是鄉(xiāng)下把式,學圍棋多牛逼,學好了還能打小鬼子,報紙上說有個叫聶衛(wèi)平的,去年他就把小鬼子給揍了。”
“對對對,去年都上電視了,咱村里還沒有電視,城里人家都一家一臺了?!?
李雄海說道:“尋豬草也牛逼,這活跟圍棋一樣,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國粹,最早的時候老祖宗還寫過一首詩來傳頌尋豬草這活呢。”
他努力回憶了一下,慢慢念道:“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預(yù)期中的贊嘆聲沒有出現(xiàn),幾個少年:“這什么玩意兒?”
李雄海:“傻逼,這是《詩經(jīng)》!”
“還屎經(jīng)呢,有沒有尿經(jīng)?”一個叫李大國的少年笑道。
李雄釗說道:“有,我弟弟就是個尿精,真的,我沒瞎說,這是我媽說的,因為我弟弟一天到晚老尿尿,弄的我奶奶都來不及換尿布?!?
李雄海無話可說,從諸子口口誦讀的《詩經(jīng)》到農(nóng)村老娘們罵的尿精,這話題跨度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