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色彩升級版:顏色底彩色調系統
“四季色彩理論”是在瑞士色彩學家約翰·伊頓的“主觀色彩特征”的啟示下形成的,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人卡洛爾·杰克遜女士創立并風靡歐美。四季色彩理論把我們能夠看到的顏色按基調的不同進行冷暖劃分,最終形成四組關系和諧的色彩群。由于每組色彩群的顏色剛好與四季的色彩特征吻合,因此,這四組色彩分別被命名為“春”“夏”“秋”“冬”。“四季色彩理論”很快就被應用于日常裝扮中。色彩專家對千差萬別的人體色彩進行了科學的分類,總結出冷、暖色系人的特征,并按明暗和強弱程度把人區分為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的人分別可以與四組色彩群中的其他色彩很好地搭配。
四季色彩應用屬于“顏色底彩色調系統”的一種。所謂“顏色底彩色調系統”就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本色調,關鍵點包括頭發、眼睛和皮膚的顏色,而且這些顏色是指純天然的、沒有經過化妝或者染發時的顏色。這個系統對四季色彩理論進行了擴充,將人分為深、淺、冷、暖、凈、柔六個類型,并按照不同的類型為每個人找到最適合的色彩和相互間的搭配關系,利用色彩來幫助個人完成服飾、化妝與自身自然條件的和諧統一。
應用顏色底彩色調系統,我們可以很快找到跟自己相配的自身色。所謂“自身色”就是專屬自己的顏色。這種專屬顏色并不一定是你最喜歡的顏色,但它能為你的容貌和整體形象增光添彩,也能讓你顯得神清氣爽、漂亮出眾。如果你的膚色屬于暗黃色,而你為了追流行染了個黃褐色的頭發,但是這種顏色會讓你的皮膚顯得更暗更黃,可見這種流行色并不適合你。
要點歸納
顏色底彩色調系統
“顏色底彩色調系統”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原本色調,關鍵點包括頭發、眼睛和皮膚顏色,而且是指純天然、沒有經過化妝或者染發的顏色。實際上,四季色彩理論的應用也屬于顏色底彩色調系統,顏色底彩色調系統只是把人更加具體地劃分為深、淺、冷、暖、凈、柔六個類型,并按照不同的類型為每個人找到最適合的色彩和相互間的搭配關系,利用色彩來幫助個人來完成服飾、化妝與自身自然條件的和諧統一。
除了六大色型分類法,英國一位名叫瑪麗·斯畢蘭的色彩專家受到“四季色彩理論”的啟發,創立了更加全面的十二季型色彩細分技術。瑪麗·斯畢蘭根據色彩冷暖、明度、純度這三大屬性之間的相互聯系把四季擴展為十二季,這十二季型色彩分別是淺春型、暖春型、凈春型、淺夏型、柔夏型、冷夏型、暖秋型、柔秋型、深秋型、凈冬型、冷冬型、深冬型。這種色彩細分技術可以看作成是四季色彩理論和顏色底彩色調系統的綜合,它所包含的內容更全面,因而大大縮小了色彩的選擇范圍,有利于我們迅速鎖定最適合自己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