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圖解色彩心理學作者名: 李敏 曹軍本章字數: 1249字更新時間: 2020-08-13 19:25:17
第四章 色彩檢測,找到你的專屬色彩
色彩屬性
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樣,人類也都有自己的顏色。在看似相同的外表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屬性。即使曬黑、皮膚上出現了瑕疵,甚至老化,都也不能讓我們跳出既定的“色彩屬性”。

決定個人色彩屬性的物質是人體內各種色素的含量,包括呈現黃色的胡蘿卜素、呈現紅色的血紅素和呈現茶色的黑色素。胡蘿卜素和血色素決定了皮膚顏色的冷暖,而膚色的深淺明暗則是黑色素在發生作用。眼珠顏色、毛發顏色也是由這三種色素組合而呈現出來的結果。
要點歸納
四季色彩理論
四季色彩理論是建立在色相環知識基礎上的。卡洛爾·杰克遜女士將四季色彩理論與人的膚色、發色、眼珠色結合在一起,讓人們能夠更容易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色彩群,將自己的魅力自然完美地呈現出來。
體內胡蘿卜素偏高的,膚色表現為象牙色或者金棕色;血紅色偏高的,膚色表現為粉紅色;如果血紅素和胡蘿卜素含量基本相等,那么膚色表現為米色;血色素、胡蘿卜素和黑色素基本相等,膚色表現為土褐色;胡蘿卜素和黑色素少于血色素,膚色則呈現玫紅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形象,而塑造良好外在形象的第一步就是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顏色,找到屬于自己的個人色彩屬性,揚長避短,打造完美的形象。
最流行的個人色彩屬性理論就是“四季色彩理論”。著名的色彩大師約翰·伊登除了提出了12色相環和自己的色彩調和理論,還是四季色彩理論的奠基人。他在著作《色彩論》中率先提出:能夠與人自身的頭發、瞳孔以及肌膚顏色相協調的色調,就是適合個人的顏色。伊登將適合不同類型人的顏色分為春、夏、秋、冬4組,使之形成一個體系。美國的“色彩第一夫人”卡洛爾·杰克遜女士進一步發展了這個理論,首次提出了“四季色彩理論”這個名稱。四季色彩理論提出之后迅速風靡歐美的時尚界,佐藤泰子將其引入日本,研制了適合亞洲人的色彩體系。我國的個人色彩研究起步較晚,1998年,四季色彩理論由于西蔓女士引入中國并加以改造。“四季色彩理論”為人們的穿著打扮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引發了各行各業在色彩應用技術方面的進步。
按照基調的不同,四季色彩理論把生活中常用的色彩進行了冷暖劃分和明度、純度劃分,最終形成了四組關系和諧的色彩群。這四組色群的顏色剛好能夠與大自然的四季特征一致,于是這四組色群就分別被命名為“春”“夏”“秋”“冬”,其中“春”“秋”屬于暖色系,“夏”“冬”屬于冷色系。
根據“四季色彩理論”和人的膚色、發色、眼珠色等色彩屬性,人們也可以找到和諧對應的“春、夏、秋、冬”四組裝扮色彩。四季色彩理論解決了很多人在裝扮方面的用色難題。如果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色彩群,不僅可以通過色彩把每個人的魅力自然完美地展現出來,而且還可以快速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顏色,避免浪費時間和金錢。當然,四季色彩理論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一個人圈定在一個固定的色彩范圍內,而是要幫助每個人做色彩的主人,了解用色規律,提升駕馭色彩的能力。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巧妙運用色彩在需要的場合彰顯自己,并清楚地知道穿上不適合自己的顏色時,如何用妝色和配飾的顏色去調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