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色彩心理學
- 李敏 曹軍
- 982字
- 2020-08-13 19:25:03
為什么我們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
我們置身于一個多姿多彩的萬花筒世界,不管是睜眼的多彩還是閉眼的純黑,總有令人驚嘆的東西充斥眼球。讓人略感惋惜的是,在一個姹紫嫣紅的世界里,大多數人對色彩的理解卻是一無所知或者流于膚淺。
萬物在離開了光以后會頓時失去色彩,在黑暗混沌之中什么都分不清楚,更別談色彩了。太陽射入地球的光,實質是一種電磁波,因此在劃分光的時候我們以波長為標準,波長的長短決定了光的種類。在380~780納米之間的光我們稱為可見光,在可見光中紅光的波長是最長的,紫色的最短。在這個波長外的光我們叫作不可見光,它包括了紅外線、紫外線、χ射線、γ射線等。
物體本身是沒有顏色的,我們看到的物體顏色實際上是物體表面的反射光。當光照射到一個物體的表面時,物體會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性地吸收一部分波長的有色光,也會反射出不吸收的光,而我們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其實就是被反射的光。
我們能覺察到色彩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反射的光在強弱方面的差異。看到的紅色是物體表面只反射大部分波長為紅色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長的光;黑色是吸收了大部分的光;白色是反射了所有的光。同時,我們應該了解到,一個物體是不可能完全吸收或反射光線的,這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存在非黑即白的極端地帶。
知識拓展
牛頓在其著作中記載道:“1666年初,我做了一個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鏡,利用它來研究光的顏色。為此,我把房間里弄成漆黑的,然后在窗戶上做了一個小孔,讓適量的陽光射進來。我把棱鏡放在陽光的入口處,使折射的光能夠射到對面的墻上去。當我第一次看到由此而產生的鮮明而強烈的光色時,我感到非常愉快?!迸nD的實驗結果是在墻上得到了一個彩色光斑,顏色的排列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牛頓把這個彩色光斑叫作光譜。

物體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光源色;二是物體的表面性質。就光源色來說,當用綠色的光線去照射純白物體的表面的時候,原來的白色就會呈現出綠色。同樣,用紅色的光線去照射這個綠色物體的時候,這個物體又會變成黑色。因為綠色表面的性質決定了它的表面只能反射綠色光,紅色被吸收了,也就成了黑色。另外,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也會引起物體顏色的變化,越粗糙的物體的色彩也就越穩定。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拿一枚三棱鏡做實驗,就會知道,其實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種顏色合成的。在大自然中,絢爛的彩虹就是最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