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色彩心理學
- 李敏 曹軍
- 1455字
- 2020-08-13 19:25:14
“近朱者赤”,顏色的同化現象
除了無中生有,色彩還能夠同化與自己相鄰的顏色。生活中這樣的色彩同化現象并不少見。比如,看到很遠的地方有一位姑娘穿著一件黃綠色的裙子,顏色特別搶眼。但是當她走近之后我們會發現,原來她的裙子不是黃綠色,而是黃色和綠色相間的條紋。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色彩同化現象。
色彩的對比和同化都是兩種以上的顏色搭配所呈現出的效果。其中顏色的對比效果是指相鄰色之間互相強調的視覺效果;而色彩的同化現象則是指色相環上鄰近的顏色搭配所產生的視覺效果,這種效果會使相鄰的顏色更接近自己,這就是色彩的同化現象。兩種或多種顏色之間究竟是產生對比效果還是同化效果,關鍵在于顏色的面積比。
要點歸納
色彩的同化現象
相鄰的色彩既可以出現對比效果,也可以出現同化現象,這與顏色的面積比有關。當色彩的面積很小或者很細的時候,就會產生同化現象。同化現象主要有色相的同化、明度的同化和彩度的同化三種。
以兩種顏色的配色為例,如果兩種顏色面積相當,那么二者會產生對比效果;如果色彩的面積很小或者很細,此時就會產生同化現象。那么,色塊要變成什么樣,兩種顏色才能產生同化現象呢?有科學家對此做了研究,結果表明,當線條的粗細下降到3毫米以下的時候,兩種顏色就會出現同化現象。
色彩的同化作用可以用英國醫學物理學家揚和德國生理物理學家赫姆霍爾茲提出的三色理論來解釋。這個理論認為人的視網膜上有三種神經纖維,每種神經纖維的興奮都會引起一種原色的感覺。當一種神經纖維處于興奮狀態的時候,另外兩種就會處于相對抑制的狀態;如果兩種或三種神經纖維都處于興奮狀態,那么就會產生綜合色覺。比如,當只有紅光刺激神經纖維的時候,大腦就會產生紅色覺;而當綠光和紅光同時刺激神經纖維的時候,由于同時激活了兩種神經纖維,此時“藍”神經纖維處于抑制狀態,因此我們會產生黃色覺,此時就是發生了同化現象。當然,隨著刺激神經纖維的光的色相、明度和彩度的不同,我們眼中的色彩就會出現千變萬化的樣子。

由于色彩有三個要素,因此色彩的同化現象也可以按照這三個要素分為色相的同化、明度的同化和彩度的同化:
1.色相的同化
把同一塊綠色背景分為左、中、右三個部分,其中左邊部分畫上若干黃色的細線,右半部分畫上若干藍色的細線。此時左邊的綠色背景會與黃線產生同化現象,似乎變成了黃綠色;而右半部分的綠色背景和藍色線條產生了同化現象,整個看起來就像是藍綠色。但是此時我們再把眼睛移到中間,我們就會發現這塊綠色背景的“廬山真面目”。這種由于不同色相圖案的影響而使背景的色相看上去也發生了改變的現象,又被叫作“色相同化”。
2.明度的同化
此處只考慮明度,因此只選用灰色來做這個實驗。同樣的方法,把灰色的背景劃分為三部分,在左邊部分畫上白色的細線,在右邊部分畫上黑色的細線,然后再分別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左邊的灰色背景看起來比原來淺,而右邊的黑色細線則讓這灰色背景看起來更深。這就是所謂的“明度的同化”。圖形的面積越細小,同化的效果也就越明顯。
3.彩度的同化
把茶色的背景分為三部分,左邊畫上若干紅色的細線,右邊畫上若干暗色的細線。此時背景與細線之間發生同化作用,使得左邊的底色看上去更加鮮艷,而右邊的顏色看起來更加灰暗。這種由于不同彩度的圖案的影響而使背景的彩度也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彩度的同化”。
根據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同化主要有這三種情況。色彩的同化現象是很常見的現象,在利用面積比較小的幾種色彩設計圖案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避免色彩的同化現象,當然如果能夠加以利用,色彩的同化現象也可以表現出具有獨特味道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