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色彩心理學
- 李敏 曹軍
- 1103字
- 2020-08-13 19:25:08
燈光下的色彩會變魔術
在商場看到一件衣服,顏色亮麗、款式新穎,歡天喜地買回家之后大吃一驚:“啊!這種顏色不是我想要的那種顏色啊!”拿上衣服去商場退貨的時候,又驚奇地發現這件衣服變回了自己喜歡的顏色。這種經歷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這些顏色究竟經歷了什么?它們怎么自己改變了顏色呢?其實,并不是物體的顏色發生了改變,而是照射物體的光源發生了變化。光源不同,光源下的顏色也會產生變化,這個光源與色彩的小魔術就是“演色性”。
要點歸納
色彩的“演色性”
色彩是物體反射光源形成的,被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由此產生的信號傳遞到大腦,最終形成色彩感覺。在不同的光源下,大腦所形成的色彩感覺是不同的。光源色對物體色彩的影響就是色彩的演色性。不同的光源與色彩結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利用好演色性,會讓我們把同一件衣服穿出不同的效果。
色彩是物體反射光源形成的,被反射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由此產生的信號傳遞到大腦,最終形成色彩感覺。由于光源不同,大腦最終形成的色彩感覺也是不同的,光源色對物體色彩的影響就是色彩的演色性。以白紙為例,我們在陽光下看到它是白色的,如果把它放在白熾燈下,白紙就會泛著淡淡的黃光;如果放在紫光燈下,白紙看起來就像淡紫色。這張白紙的真正顏色并沒有改變,但是由于光源的變化,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這種色彩變化就是光源的演色性。太陽光是演色性最好的等比例全色光源,因此在應用中我們以太陽光下看到的顏色為基準,能夠更好地還原色彩的光源,我們就說它的演色性越好。
目前應用最廣的光源有白熾燈、熒光燈和彩色燈三種。白熾燈發出的是橙黃色的暖色光。紅色在這種燈光下會變成偏黃的紅色,綠色在白熾燈下會變成比較暗淡的黃綠色,而橙色則會因燈光的照射而變得更加鮮艷。熒光燈發出的是青白色燈光,偏冷、偏藍。紅色、橙色在這種燈光下一般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是都會變得比較暗淡,變成偏冷的顏色。彩色燈的光源色變化很多,對顏色的影響很大。由于這些燈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又常見于商場中,所以我們會感到從商場中買回來的衣服顏色與在那里看到的不一樣。除了光源顏色,不同的光強度、照射角度也會對顏色產生影響,因此在挑選衣服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拿到太陽光底下觀察一下,否則很容易買到不合心意的衣服。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演色性這個性質完全是用來給人添麻煩的,如果能消除就好了。其實,演色性的作用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不同的光源與色彩結合之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可以烘托氛圍,制造層次感,這是商場和娛樂場所制造氣氛時必不可少的武器。
退一步來講,雖然演色性會讓服裝產生色差,但是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演色性,把同一件衣服穿出不同的風格和效果,這豈不是美事一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