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現實背景是由于本地創新資源貧乏和全球價值鏈融入困難而造成的集群困境,理論依據是超集群學習、組織間關系及社會網絡、社會資本理論。解決方案是:超地方網絡幫助集群企業進行外部知識獲取。

本研究在強調外部知識對企業的重要性基礎上,研究了主體鄰近性對企業社會網絡的影響,辨析了對超地方網絡產生直接影響的鄰近性,提出主體鄰近性與外部知識獲取關系模型,揭示了鄰近性影響外部知識獲取的機理。研究框架示意見圖1.1。

本研究研讀、跟蹤了國內外新近研究文獻,梳理了相關概念。通過對實踐的思考和理論研究,選取了鄰近性、關系學習、外部知識獲取幾個點展開分析,提出了解決集群困境的有效路徑,并逐步深入地構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揭示了超地方網絡視角下企業外部知識獲取的影響因素及機制,并按規范化方法進行了驗證,得到了有益的研究結論。

圖1.1 研究框架示意圖

1.3.2 研究方法

本書的研究步驟是:第一,理論研究與文獻綜述。對集群相關研究進行梳理,對超地方網絡、鄰近性、外部知識獲取等研究進行文獻綜述。第二,通過對現有多維鄰近性研究的梳理,建立了多維鄰近性的概念體系,將多維鄰近性分為環境鄰近性和主體鄰近性兩類,并依據理論研究,提出超地方網絡視角下,主體鄰近性對企業外部知識獲取影響的模型。第三,對提出的概念模型進行量化,對涉及的各類變量進行可操作化定義,設計初始問卷。進行小樣本預調研和模型的構建檢驗,并進行了修正。第四,運用回歸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對概念模型進行了檢驗。最后,在前文的研究基礎上為有效促進集群企業外部知識獲取行為,促進集群企業超地方網絡的建立提供新理論依據和解決思路。

釆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獻研究

對國內外大量相關文獻進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對鄰近性、組織學習、外部知識獲取進行了文獻分析。以此為基礎,厘清鄰近性概念研究對象及測量方法,明確了研究的問題、內容和目的,確定研究變量和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

2.理論研究

進行了經濟地理學、社會網絡、知識管理及鄰近動力學、創新學等相關理論研究,以制度理論、產業理論、組織理論、社會網絡關系理論為基礎,對鄰近性、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的關系進行了理論推衍,繼而提出主體鄰近性與外部知識獲取的相關假設,提出了本文的理論模型。

3.問卷調查

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初稿,通過與學術界、企業界相關專家的咨詢和探討,進一步通過預測試對題項進行純化,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問卷對象為集群企業,主要通過直接走訪、委托企業、網上發放等途徑進行。

4.統計分析

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本研究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和AMOS17.0來進行實證研究。采用信度與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回歸方程和結構方程建模等定量化的實證方法來驗證假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文登市| 茌平县| 赞皇县| 赫章县| 城口县| 敦煌市| 广东省| 年辖:市辖区| 辽阳市| 土默特左旗| 石台县| 卢氏县| 滨海县| 农安县| 图木舒克市| 神池县| 剑川县| 沐川县| 长兴县| 威远县| 赤壁市| 游戏| 布拖县| 芜湖市| 云林县| 桃园市| 鸡西市| 荣昌县| 灵寿县| 沛县| 惠来县| 仲巴县| 东丽区| 循化| 金秀| 峡江县| 苍梧县| 蒲城县| 卓尼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