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作者名: 謝金達本章字數: 1490字更新時間: 2019-10-14 16:02:36
前言
FOREWORD
本書順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從辦公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需要出發,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和當前高職教育項目化教學的需要,改革以往計算機基礎教材以知識為本位的編寫體例,選取現實辦公場景中經典的工作任務,以典型工作任務的開展順序作為本書內容的講解順序,將知識、能力、情感、思維等的培養嵌入生動有趣、環環相扣的項目之中。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初學者的自學教材。
本書編寫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1.編寫體例符合認知規律
市場上同類教材,無論是項目式教材還是任務式教材,或者是案例式教材,都存在為了講述知識點而選取案例的特點。這樣選取的案例,不存在事實上的邏輯關系,支離破碎的結構,容易導致學習者將學習過程與現實需要分離,從而失去學習的原動力。本書中所有子項目都基于某房產公司“紫陌莊園”項目的銷售過程,知識的講述來源于實際工作需要。正是這種需要,成為了學習者學習的原動力,也只有形成了原動力,才能達成教學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2.編寫體例能夠同時滿足知識、能力、情感培養的需要
學科教育,不單單是知識教育,還應該包括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本書在每個項目編寫時,都包括“項目描述”“項目分析”“項目實現”“相關知識與技能”“技巧與提高”“創新作業”6個部分。在“項目描述”中,編者會以講故事的方式,描述該項目的基本情況,提示學習者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獲取知識和幫助的途徑與方法,并對學習者應該具備的能力特征、品質特征予以說明和激勵。“項目分析”將明確項目實現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項目實現”將具體說明項目實現的方法。“相關知識與技能”將完成對該項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說明。“技巧與提高”是在項目完成的基礎上,從知識和能力兩個維度上提升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創新作業”則是在完成知識講授和能力培養之后,為學習者設計的實踐和創新環節。
3.內容新穎、實用、有效
本書以目前使用廣泛的“Windows 7+Office 2010”作為平臺。無論是傳統知識模塊的講述,還是典型軟件的選取,本書都以“新穎、實用、有效”為基本原則,選取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應用軟件,講述計算機和網絡發展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以滿足年輕大學生的成長需要。
本書共分為七大模塊:模塊一為計算機系統,講述計算機的組裝和Windows 7操作系統的安裝;模塊二為Windows 7基本操作,講述Windows 7基本操作與系統設置、Windows 7硬盤操作與文件管理,安裝打印機及驅動程序,這兩個模塊實際上是項目開展的準備。模塊三為新產品發布短文檔制作——Word 2010應用,通過4個特色文檔的制作,講述了Word 2010短文檔制作的基本方法;模塊四為新產品推廣演示文稿制作與放映——PowerPoint 2010應用,講述PowerPoint 2010幻燈片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理念;模塊五為新產品銷售數據處理——Excel 2010應用,講述用Excel2010創建數據表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模塊六為新產品銷售總結——Word長文檔排版,講述Word 2010長文檔的排版、注釋和修訂等應用;模塊七為Internet應用與計算機安全,講述Internet信息檢索、利用殺毒軟件查殺計算機病毒的方法。
本書由謝金達任主編,鄭健、陳峰霞任副主編,陳愛萍參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模塊一和模塊二(項目一、項目二)由謝金達編寫;模塊二(項目三)和模塊三、模塊四(項目一)由鄭健編寫;模塊四(項目二)和模塊五由陳峰霞編寫;模塊六和模塊七由陳愛萍編寫。
編者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深知教材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改革的重要意義。但是,要將符合認知規律的教學理念以教材作為載體表達出來絕非易事,編者為達到此目的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希望我們的探索能夠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做出微薄的貢獻,并期待讀者和同行不吝賜教,對書中的疏漏和不足之處予以指正!
編者
2016年5月
- 極簡算法史:從數學到機器的故事
-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二版)
- 騰訊iOS測試實踐
- x86匯編語言:從實模式到保護模式(第2版)
- Java Web程序設計
- SAS數據統計分析與編程實踐
- Python數據可視化之Matplotlib與Pyecharts實戰
- H5頁面設計:Mugeda版(微課版)
- Jenkins Continuous Integration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Quantum Computing and Blockchain in Business
- Flowable流程引擎實戰
- Arduino可穿戴設備開發
- 30天學通C#項目案例開發
- Scrapy網絡爬蟲實戰
- Instant GL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