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質片巖長大隧道綜合施工技術
- 劉新福 鄧華軍等
- 746字
- 2019-10-24 10:36:09
第二節 變質片巖長大隧道的工程特點及研究現狀
一、變質片巖長大隧道的工程特點
變質片巖單軸抗壓強度一般約5MPa,呈片狀構造,具有流變特性,暴露在空氣之中容易風化潮解,受地下水軟化作用明顯,呈現為裂隙狀,加大其透水性能。承載能力和抗變形能力較差,屬工程軟巖。基于變質片巖的物理特性,長大隧道穿越變質片巖地質區域,具有以下突出工程特點:
1.隧道變形侵限嚴重
隧道開挖過程中,造成對隧道圍巖結構的破壞和擾動,由于變質片巖強度低,自穩性能差,存在隧道變形侵限問題,一般采用“短進尺、強支護”的施工原則,隧道施工進度相對較慢。
2.隧道偏壓現象嚴重
由于變質片巖的分布不規律性以及隧道圍巖的復雜性,圍巖壓應力存在不對稱性,會造成隧道嚴重偏壓,引起隧道橫向位移導致支護結構的開裂、破壞。
3.地質災害風險高
施工前期由于缺少圍巖特性相關的分析資料,僅通過設計地質資料,無法判斷和驗證支護結構的可靠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加深地質勘察,并針對實際過程開展監控量測工作,積累現場數據,開展分析研究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往往由于缺少現場資料和主觀判斷的失誤,會造成一定災害風險。尤其是變質片巖變形速率大,防治要求高,且具有突發性,引起其造成地質災害的風險高,其表現形式有落石、坍塌、涌水、突泥等。
4.施工通風和運營通風難度大
隧道通風是保障隧道施工作業和正常運營的常見技術,尤其是長大隧道在采用獨頭掘進時,隧道通風距離的加大,造成風壓的持續降低,導致通風困難。對于長大隧道的運營通風,一般在設計上采用增設豎井結構,在隧道范圍內增加進、出風口,與隧道主洞同步設計、同步施工。由于豎井是豎向的“井”狀結構,目前普遍采用的施工工藝為全斷面鉆爆法和反井鉆機擴挖成井法,由于變質片巖的特性,豎井開挖完成后巖石暴露的時間過長,會引起井壁坍塌的風險。因此豎井支護結構需要緊跟開挖工序,施工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