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車乘務員急救手冊(插圖版)
- 《列車乘務員急救手冊》編委會
- 586字
- 2019-10-24 10:25:22
第三節 把握“救命的黃金時間”
在發病或事故的現場,如家庭、道路、工作場所及其他醫院外的種種環境中,幾分鐘、十幾分鐘,是搶救危重傷病員最重要的時刻,醫學上稱為“救命的黃金時刻”。在此時間內,搶救及時、正確,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則生命喪失或病情加重。現場及時正確救護,為醫院救治創造條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傷病員的生命并減輕傷殘。
人體通過呼吸將氧氣送到血液,血液經過循環到達全身各處,從而維持人的生命。由于人體內沒有氧氣儲備,因此腦組織對缺氧及其敏感。隨著心搏驟停,人的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狀況。
1.3~5秒,頭暈和黑朦。
2.5~10秒,暈厥。
3.15秒左右伴有全身性抽搐。
4.10~20秒,意識喪失。
5.30~60秒,瞳孔散大,1~2分鐘后瞳孔固定,隨之各種深淺反射消失。
6.60秒,自主呼吸逐漸停止。
7.1~2分鐘,大小便失禁。
8.3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
9.6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
10.8分鐘,開始進入腦死亡、植物狀態。
11.10分鐘,發生不可恢復的傷害。
研究表明,心肺復蘇的成功率與開始進行心肺復蘇的時間密切相關。心搏驟停后,如果在1分鐘內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復蘇的成功率大于90%;4分鐘內實施,成功率約為60%;6分鐘內實施,成功率約為40%;8分鐘內實施,成功率約為20%;10分鐘內成功率幾乎為0。即每延長1分鐘,存活率就下降10%。通常,人們把4分鐘定為救命的黃金時間,即黃金急救4分鐘。10分鐘內,稱為救命的鉑金時間,即鉑金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