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cess 2010數據庫程序設計
- 邵敏敏 董保蓮 張楠
- 808字
- 2019-10-23 13:59:09
1.3.2 數據庫設計過程
根據上一節中的設計步驟,以“教學管理”數據庫設計為例,介紹在Access中設計數據庫的詳細過程。
[例]某高校教學管理涉及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和學生成績管理等幾項工作。結合Access設計相應教學管理數據庫。
1.確定創建數據庫的目的
根據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了解和分析,確定教學管理數據庫的目的是解決教師、學生和課程幾方面的組織和管理問題。因此,本教學管理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和學生成績管理等。
2.確定該數據庫中需要的表
根據已經確定的教學管理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和信息分類的基本原則,將“教學管理”數據分為4類,分別存放教師信息、學生信息、課程信息和學生成績信息,即教師表、學生表、課程表和選課成績表。
3.確定表中需要的字段
對于已經確定的4張表,還需要設計表的結構,即表中所需的字段。每一個字段包含的內容與該表的主題相關,還應包含相應主題需求分析所需的全部信息。教師表、學生表、課程表和選課成績表的結構分別如圖1.7~圖1.10所示。

圖1.7 教師表結構

圖1.8 學生表結構

圖1.9 課程表結構

圖1.10 選課成績表結構
4.確定主關鍵字
根據主關鍵字的概念設計出4個表的主關鍵字。教師表的主關鍵字是教師編號,學生表的主關鍵字是學生編號,課程表中的主關鍵字是課程編號,選課成績表的主關鍵字是選課ID,它們都具有唯一的值。
5.確定表之間的關系
學生編號是學生表中的主關鍵字,也是選課成績表中的外部關鍵字。課程編號是課程表中的主關鍵字,也是選課成績表中的外部關鍵字。因此,學生表和選課成績表、課程表和選課成績表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確定。在“教學管理”數據庫中,4個表之間的關系如圖1.11所示。

圖1.11 表之間關系
6.優化設計
根據前面確定的數據表、字段和表間關系之后,檢查一下是否缺少實體、字段設置是否合理、是否滿足需求分析所有要求,如有缺陷則對設計進行修改和調整、進行優化。
7.輸入數據并創建其他數據對象
經過修改確定好設計后,就可以進行數據的輸入和創建其他數據對象了。
- 算法競賽入門經典:習題與解答
- Python數據挖掘:入門、進階與實用案例分析
- 劍破冰山:Oracle開發藝術
- App+軟件+游戲+網站界面設計教程
- 新型數據庫系統:原理、架構與實踐
- PySpark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INSTANT Cytoscape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How-to
- Remote Usability Testing
-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教程
- SQL優化最佳實踐:構建高效率Oracle數據庫的方法與技巧
- Python數據分析與挖掘實戰(第3版)
- INSTANT Apple iBooks How-to
- 數字IC設計入門(微課視頻版)
- R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 Python數據分析從小白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