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游戲的特征

(一)游戲的描述性特征

1.游戲是內部動機控制的行為

游戲是一種內驅性的行為,它既不受食欲的動機支配,也不受社會要求或行為本身以外的誘因所左右。它是由內部動機引起的、主動的、自發的活動,是由游戲者自由選擇,非強制性的,不受外部強加規則制約的。

2.游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行為

游戲行為的目標是由游戲者自我規定的,而不是他人強加的,它不受外部世界的約束,因此游戲行為的目標可以根據游戲者的意愿而發生變化,游戲行為是自發的。游戲者不需要考慮游戲以外的結果,游戲的過程比游戲以外的結果更受游戲者的關注。幼兒可能會打散已經建立的、作為工具的行為的順序,并用新的方式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認為這可以幫助人們把游戲與那些由內部動機激起的、指向特定目的的活動(如愉快的工作)區別開來,也可以將游戲與無目的的活動(如閑蕩)區別開來。游戲是獲得愉快體驗的手段,而不只對某種特別的目的做出努力,從功利的角度看,游戲本身是非生產性的。

3.游戲是與探究不同的行為

探究行為是由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問題所引起的,是以獲得物體的特性的信息為目標的。而游戲行為是由受有機體支配的問題所引起的。科妮·赫特的“超級玩具”實驗(資料1.1),很好地說明了探究行為與游戲行為之間的區別。

4.游戲是一種模擬的、假裝的行為

游戲是不真實的、充滿幻想的行為。它和工具性行為不同。游戲中通常的工具意義被省略了,游戲者用椅子當“馬”,而不再作為其工具性行為——坐。游戲者通過對現實物體、材料的借用,把它們假想、替代成游戲所需要的物品,來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幼兒在游戲中不是機械地模仿及對周圍生活的翻版,而是通過想象,將日常生活中的表象組合成新的表象運用于游戲之中。

5.游戲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動

游戲包括對游戲者的積極約束,要求參加者積極地參與活動。即使有時并不一定表示出快樂,但游戲者仍然做出積極的評價。

以上這些游戲的描述性特征,在各種非游戲的情形中也具有部分的典型性。非游戲活動如勞動或藝術活動往往也是令人愉快的,也常常是自發從事的。但游戲活動沒有特定的結果,而勞動、藝術活動卻有某種結果——產品,是以看得見的方式來改變現實世界的;閑蕩、無所事事等活動是無目的的,但它們與游戲的區別在于它們不是主動地去做,而游戲卻是主動、自愿的。游戲的描述性特征,只是部分地解決了問題,卻不能將游戲與其他活動真正區別開來。

資料1.1

科妮·赫特(Corinne Hutt)于1966年進行了一項著名的研究,說明了探索與游戲之間的區別。她邀請30名3~5歲幼兒參加按順序完成的8個10分鐘游戲片斷,每個游戲大約間隔兩天左右,最初兩個片斷是“熟悉化”階段,讓幼兒玩5個熟悉的玩具,隨后在6次“實驗”中,將“超級玩具”與熟悉玩具同時呈現給幼兒。“超級玩具”是1個紅色金屬盒,下有4個黃銅支腳,上有1個控制桿,這個玩具與幼兒之前所見過的任何東西都很不相像,可在不同方向推動控制桿。

([英]朱莉婭·貝里曼.陳萍,等譯.發展心理學與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9-90.)

(二)游戲的本質性特征

1.游戲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具有愉悅性

游戲能給幼兒帶來快樂,游戲中常常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發生或減少,這種不可預計的偶然性,讓幼兒體驗著意想不到的最大的樂趣。自發的行為往往是趨樂的,機體的需要狀態隨時促使其為滿足需要而運動,以求舒適、安全、快感,符合快樂的原則,幼兒在游戲中因為滿足需要而獲得快樂;他們自娛自樂,以不斷重復的方式,將有趣的情節保持下去;游戲中幼兒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不擔心游戲以外的任何獎懲,不受日常生活的約束,幼兒是輕松的、自由的、快樂的。游戲中幼兒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處于身體的最佳、最自然、最輕松的狀態,游戲帶給幼兒快樂的享受。當游戲創造的快樂成為一種必需,對游戲的需要也就變得急切。

2.游戲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具有主動性

游戲是非強制性的,被迫的游戲就不再是游戲了。幼兒之所以游戲,就是出于自發、自愿的需要,因為游戲給他們帶來了歡樂,他們在游戲中可以自由選擇游戲的內容、玩法及同伴等。游戲的目的存在于主體的內部需要,游戲是由內部動機引起的。幼兒的現實世界是屬于成人的,他們由于不成熟而出現的稚拙、滑稽可笑的行為,只存在屬于他們自己的游戲世界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幼兒在游戲中將現實難以實現的愿望,降低到實際能力所能承受的水平,使自己成為游戲的主人,主宰幼兒自己的世界,而不受別人的支配。因此,幼兒在游戲中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

3.游戲是一種假裝的行為——具有虛構性

游戲不是平常的、真實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實”生活而進入一個暫時的、別具一格的活動領域。每個幼兒在玩游戲時,都清楚地知道“只是玩玩”“是假裝的”,游戲只是一種愿望和要求的滿足,是一種獲得愉快體驗的手段。游戲中不注重結果,它與物質生活無關,游戲不帶功利的性質和生產的性質。幼兒在游戲中利用模仿、想象來創造性地整合和表現周圍生活。幼兒可以不受日常生活的約束,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暫時拋棄。這種虛構的,不真實的情境,給游戲帶上了一種神秘的色彩,而正是這種神秘而充滿幻想的、虛構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著幼兒,使幼兒在縈繞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中,“神神秘秘”“非同尋常”地去玩耍。

4.游戲是一種有規則的行為——具有有序性

幼兒在游戲中并非毫無約束和限制。觀察幼兒的游戲可以發現,盡管他們的游戲有時顯得亂七八糟、非常忙亂,但每個游戲中都隱含有一種秩序性,每個個體都有一定的自我約束,也正是這種秩序的約束,把幼兒的游戲帶入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任何游戲都是有一定規則的,不管是行為方面的規則還是游戲本身的規則,一旦規則被違背或破壞,都會影響游戲的有序開展。此外,游戲的發生地點和時間也有別于“平常”生活,一旦游戲發生,幼兒就生活在游戲的世界里,而當游戲一旦結束,他們會立即回到現實,等到下次游戲開始時,他們可以將上次的游戲重復進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宣武区| 五大连池市| 蓬安县| 资源县| 宜黄县| 论坛| 五莲县| 吉安市| 庄浪县| 藁城市| 垦利县| 安西县| 岢岚县| 河津市| 莒南县| 钦州市| 宜宾县| 安多县| 凤翔县| 肥西县| 石城县| 汉源县| 沙洋县| 宁阳县| 大洼县| 武乡县| 嘉义市| 麦盖提县| 延边| 泸州市| 沂水县| 新营市| 夏河县| 浦东新区| 抚州市| 临朐县| 宜兰市| 五指山市| 六安市|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