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前游戲論
  • 楊飛龍 孫麗影 劉春梅
  • 7字
  • 2019-10-31 14:25:37

第一節 游戲概述

一、游戲的含義

關于游戲的概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可以說是沒有一個定論,但各個定義對游戲本質的描述是相似的。

在我國,“游戲”一詞與“嬉戲”“玩耍”極為相似,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歷史文獻中。在《辭海》中對游戲是這樣解釋的:文化娛樂的一種。有發展智力的游戲和發展體力的游戲。前者包括文字游戲、圖畫游戲、數學游戲等,習稱‘智力游戲’;后者包括活動性游戲(如捉迷藏、搬運接力等)和非競賽性體育活動(如康樂球等)。另外還有電子游戲和網絡游戲等”。游戲一般都有規則,對發展智力和體力有一定作用。在英文中,游戲有“play”和“game”兩個單詞,play更貼切,因為game主要是指有規則的游戲。可以說幼兒游戲的歷史和人類社會歷史一樣古老悠久,但游戲真正成為理論研究的對象,大約開始于19世紀中期以后。

德國的福祿貝爾(F.Frobel,1782—1852)是教育史上系統研究游戲并嘗試創建游戲實踐體系的第一個教育家。他認為,游戲是幼兒內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是一種本能性的活動。他將游戲的本質歸結為生物性。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游戲是社會性活動,是在真實的實踐情況之外,在行動上再造某種生活現象。游戲的本質是以物代物進行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憑借語言的功能,以角色為中介,了解、學習和掌握基本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我國《教育大辭典》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通過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活動。”

德國的沃爾夫岡·克萊默則認為:“游戲是一種由道具和規則構建而成的,由人主動參與,有明確目標,在進行過程中包含競爭且富于變化的,以娛樂為目的的活動。它與現實世界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能夠體現人們之間的共同經驗,能夠體現平等與自由的精神。”

席勒認為: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從生物學的角度對席勒的本能說做了進一步補充,提出了游戲的剩余能量說,他認為:生物體最基本的活動是謀生活動,但在實際生活中,個體的精力和時間并沒有完全被用于謀生,在謀生之余,尚有剩余能量存在。因此,游戲就是在謀生之余的閑暇時間里,由剩余能量所推動的看似無用的機能運動。游戲表面看似無用,實質上游戲可以通過練習的方式保持和增進生物體自身的能力,從而間接地有利于謀生任務的完成。如果說謀生活動是一種“真正活動”,那么游戲就是一種對謀生活動的“模仿”。

從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看,可以認為游戲是一種游戲者發自內心的自愿行為,游戲者在虛擬的情境中通過扮演虛擬的角色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它讓人在事先規定好的規則和時空限制內給人以美的享受。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對游戲本質的理解是不同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秦皇岛市| 新邵县| 都匀市| 四会市| 广昌县| 商丘市| 科技| 郁南县| 开封县| 霸州市| 沙洋县| 贡山| 菏泽市| 阳朔县| 左贡县| 赤峰市| 平乐县| 六枝特区| 舒兰市| 普宁市| 九寨沟县| 新民市| 宜宾市| 安塞县| 正镶白旗| 余庆县| 建水县| 南皮县| 旬邑县| 闻喜县| 金乡县| 武乡县| 拉孜县| 香格里拉县| 房产| 金昌市| 蒲江县| 平安县| 盐津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