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哈薩克斯坦地處亞洲中部,地域遼闊,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里海,東接中國,國家政治形勢穩定,在地緣政治、國際事務和地區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哈薩克斯坦資源豐富,石油、采礦、煤炭和農牧業發達,獨立以來經濟快速發展,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1784億美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在獨聯體國家中排名第二。
鐵路是哈薩克斯坦的重要經濟部門和支柱產業。110年來哈薩克斯坦鐵路經歷了創建、大規模建設、改革和現代化等發展階段,在蘇維埃政權建立、蘇聯衛國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國家獨立、向市場經濟過渡等各個歷史階段,鐵路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哈薩克斯坦鐵路的發展史,總結其歷史經驗,特別是鐵路改革的經驗,對探索中國鐵路改革和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哈薩克斯坦是我國的友好鄰邦,是我國在獨聯體范圍內第二大貿易伙伴,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1990年中國蘭新鐵路北疆段與原蘇聯土西鐵路在阿拉山口—德魯日巴接軌,實現了亞歐第二條大陸橋全線貫通。2012年中哈霍爾果斯—霍爾加斯鐵路口岸開通,為兩國間貿易發展和人員往來開辟了新的通道。最近幾年,我國各城市相繼開通了經哈薩克斯坦到中亞和歐洲多個城市的國際集裝箱班列。截至2014年底,兩國鐵路口岸運量累計完成1087億噸,運送旅客41萬人,兩國鐵路部門為兩國間貿易和人員交往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哈兩國鐵路合作進一步深化。中國生產的機車、車輛等裝備已經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2011年中哈兩國鐵路部門合作,完成了阿斯塔納—阿拉木圖高速鐵路技術經濟論證,為下一步兩國的高速鐵路建設合作打下了基礎。目前哈薩克斯坦正在實施鐵路發展規劃并推行鐵路私有化改革。研究哈薩克斯坦鐵路現狀,深入了解其管理體制、政策法規、鐵路公司組織機構、經營狀況和發展規劃,分析鐵路運輸、裝備供應和建設市場變化情況,對進一步開拓哈薩克斯坦鐵路市場,拓展兩國鐵路合作領域,推動中國鐵路“走出去”具有參考意義。
本書作者自1987年開始從事與蘇聯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鐵路合作,參加了阿拉山口—德魯日巴鐵路通車和中蘇兩國鐵路集裝箱運輸談判,主持起草了《中哈國境鐵路協定》和《中哈國境鐵路聯合委員會議定書》,指導中國鐵路設計部門完成了阿斯塔納—阿拉木圖高速鐵路技術經濟論證工作。在多年收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編成此書,希望對中國鐵路及相關企業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和擴大與哈薩克斯坦在鐵路投資、設計咨詢、裝備制造、建設施工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有所幫助。
李寶仁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