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是騰訊:馬化騰和他連接世界的夢想
- 姚沛澤
- 1723字
- 2019-10-21 15:49:07
1.微信,改變年輕人的世界
大街上、餐廳里,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對著手機,兀自說著什么,稍停片刻聽聽手機,再說一會,期間各種表情。毫無疑問,他在使用微信。
2011年1月21日,騰訊正式推出微信,連馬化騰自己也沒有想到微信能夠在極短時間里“攻占全國”,時至今日,微信已經有超過六億用戶,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占據了新的制高點,正如微信的廣告語一樣,微信已經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微信項目是騰訊在2010年啟動的,馬化騰親自給該產品起名“微信”。負責人張小龍曾成功開發過Foxmail、QQ郵箱等互聯網項目,張小龍是IT圈的頂級人才,被騰訊招攬后其打造的QQ郵箱深得用戶喜愛。
張小龍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同事形容他很少說話,除了跟他交流。張小龍雖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依然在騰訊公司低調著。2010年10月,馬化騰收到了張小龍的一封電子郵件,大意是,類似于海外Kik那樣的免費移動IM(即時通信軟件),即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崛起,建議騰訊順應形勢,并馬上啟動一個全新的移動IM項目。不過,張小龍在郵件中提示,萬一項目啟動和成功,最大風險是對QQ造成沖擊。
馬化騰心里也沒底,QQ雖然也有手機客戶端,但那只是把PC端的QQ移植在了手機上,本質上并沒有區別,手機移動端將來一定是人們的主流;同時,若該項目一旦成功,是不是會動搖發家根基QQ,畢竟二者之間有很多共同性。
馬化騰深思熟慮一番,決定開發這個產品,給了張小龍1個億的研發資金,并讓他可以自己挑人組織團隊。
就這樣,微信誕生了。真正讓微信火爆全國的是“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如果你有印象的話,你會想起當時身邊的每個人都在搖動自己的手機,“咔嚓”聲不絕于耳。據說,該創新源于張小龍一次開車時的靈感:張小龍開車途中,在打開車載收音機后,突然聽到一段美妙的歌曲,但卻無從知道這首歌的來源,于是,張小龍突發奇想,如果能用手機對著這首歌“搖一搖”,記錄甚至下載到這首歌曲就好了。
微信的崛起當然不只是因為“搖一搖”,我們知道語音類即時通信軟件并不是微信首創,在它之前就有米聊等,之后也有易信、來往等,但是為什么微信一枝獨秀,稱霸全國?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朋友在用微信。微信憑借著龐大的QQ用戶基礎迅猛生長,它可以把QQ用戶的聯系人導入進去,在微信中與朋友們再建立一個新的圈子。
微信不僅改變了人們發短信的習慣,更改變了他們的交友方式。拿發送短信來說,10元只可以發送100條手機短信,而同樣的價格用來買流量用于微信信息的發送,則可以發送上千條不同形式的信息。
微信獨特的LBS定位、“搖一搖”和“漂流瓶”的功能,將用戶的交際圈擴向陌生人,為用戶提供一種充滿未知和刺激的交友方式。用戶可以搖動手機來搜尋全國同一時間也搖動手機的人,這是一種多么新奇而有趣的交友方式。當用戶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打開微信的“聽歌識曲”功能,就能夠對歌曲進行下載、分享。
微信用戶來自于手機通訊錄、QQ好友和基于地理位置認識的陌生人,也就是說只要打開微信這一款軟件就可以同時給通訊錄好友、QQ好友或是陌生人發送信息,不需要使用不同工具進行信息分類傳播,還可以接收QQ離線消息、QQ郵件等。微信傳播成為一種跨操作平臺的信息交流方式,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溝通。
你能想象微信改變杭州的哥的生意嗎?杭州的哥蔣燁也沒想到微信居然能改變他的生意。蔣燁利用微信“附近交友”的功能,建起了一個移動“朋友群”,他本來的想法是便于和的哥們隨時溝通,但他卻發現大家用了這個移動群后,還可共同調度車輛。
于是,蔣燁和20多位的哥索性組建了“杭州出租車預約微信車隊”。現在,車隊已擁有100輛車,這樣每位的哥都有自己的編號。蔣燁說道:“我微信號碼簿里的乘客數量,已從當時的幾十人,擴展到了500多人,大家都成了朋友,我生意來不及做,就在微信里轉給其他兄弟。”
微信不再只是實現簡單的文字、語音、視頻即時傳遞,而是廣泛應用于交友、信息交互、購物、出行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在上面查找哪里有好的餐館,哪家餐館正在優惠打折;出門打車,大家早已習慣登錄微信“叫車”;發了工資,我們也更愿意通過微信,查詢自己的錢包信息……在地鐵上、路牌上隨處可見“掃描二維碼參與抽獎”之類的廣告,這都是微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微信成為騰訊的又一大基石,在未來或許還將改變著人們生活里其他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