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如何高效安排時間和生活(實操指導版)
- 徐寅 孟春燕
- 2130字
- 2019-09-30 13:18:29
群主愛德文:馬上就做,形成行動的習慣
“對,馬上就做!”相信我們每時每刻會聽到這句話。
確實,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馬上去做”。于是,所有的“馬上就做”聚在一起,以至于我們埋沒在一堆工作中,再也顧不上那些科學的時間管理理論和方法。為了如期解決掉那只“大青蛙”,我們不得不通過加班來趕進度,從而不斷地縮減與家人共處的時間。
克麗絲在她的心得中曾經提出什么是“待處理”文件:它應當是你眼下根本無從下手,或者說你根本就無法控制的事情。那么,與之相對應則是那些我們知道如何處理,并且清楚在短時間內能迅速解決的事務性工作。我們姑且把它稱為“馬上行動”式工作。
比如,你正在努力吃掉“青蛙”,這時,你的老板或你的主管領導吩咐你:告訴張先生,上次商談中的條件可以接受了,你可以通知客戶簽訂合作協議。
此時,我們馬上給這個客戶打電話,并且注意控制時間。
“張先生,對不起,我正在試圖吃掉一只‘青蛙’不能跟您多聊,我會安排人員準備合同,如果有問題隨時聯系!”
說不定對方也正在試圖吃掉一只“青蛙”呢,而我們卻將時間有效地控制在三分鐘左右。此時,你可以進入下一個“番茄鐘”繼續解剖你的“青蛙”。
也許我們都有類似的體驗,你今天計劃外出辦事,因此乘車路線也和以往有所不同,但由于你集中精神在想一件事情,你竟然習慣性地坐上去單位的公交車。當你發現路線有誤時,此時公交車已經帶你離開出發點三五站之遠。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其實原本我們要做的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要我們把它們看得如同那些引起嚴重后果的工作一樣重要來處理即可。
馬上行動,立即就做!在不斷的行動中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習慣,由于習慣自然順手,由于習慣自然讓工作也高效起來。
然而我們發現:當“放一放”、“過會兒我會處理它”、“不著急”的“拖延”變成一種習慣時,習慣也將變成時間的一條“大后腿”,使我們的行進速度放慢,效率低下,甚至因此產生焦慮和不安,最終它會將我們拖進“拖延”的“怪圈”中,從而嚴重地影響我們職業生涯的提升。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咨詢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稱習慣性拖延的人群為“拖延癥候群”,他們通過大量的“拖延癥”患者進行研究發現,這些人在拖延上有其“共性”,在他們共同的著作《拖延心理學》中將這一“共性”稱為“拖延怪圈”。
他們是這樣來描述“拖延癥候群”共性的:他們將之比喻為乘坐在一輛過山車,情緒隨之起起落落,雖然他們希望事情有所進展,但最終不可避免地慢下來。
你或許在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掙扎在這個“怪圈”中,或者你可能從頭到尾只需幾小時就經歷了一個“怪圈”。
接下來,他們還在著作中如此描述這個怪圈所經歷的七個階段: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當事情進展未達到預期后,由于擔憂開始邁向拖延的第二個階段。
2.“我要馬上開始”。早點兒開始的時機已經失去,他們開始落入“我要馬上開始”的壓力中。然而,當意識到離最后期限還遠時,于是邁入第三個階段。
3.“我不開始又能怎樣呢?”不祥的預感取代了所剩的那點兒樂觀,此時他們開始:A.應該早點兒開始,對于曾經時間上的浪費顯得有些懊惱;B.我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這一件事件,于是他們想盡辦法讓自己忙碌起來;C.我無法享受任何樂趣,負疚、擔憂和厭煩開始找上他們;D.我希望沒有人發現,開始有意地避開任務相關干系人,辦公室、工作已經成為負壓。
4.“還有時間”,此時尚存希望,并渴望奇跡的出現。
5.“我這個人有這樣的毛病”。由于絕望,開始自卑。
6.最后抉擇。
(1)不做。
A.“我無法忍受”,因為絕望,所以逃離;
B.“何必庸人自擾”。尋求自我安慰,并徹底放棄。
(2)做。
A.“背水一戰”,最終拖延著完成。
B.“事情沒有那么糟,早動手做就好了”。雖然拖延,但還能愉快地把它完成。
C.“把它做完就好了”。于是開始敷衍了事,有可能會為日后埋下不必要的隱患。
7.“我永遠不會拖延”,然而當新的任務再次出現時,又不可避免地走入這個“怪圈”中,盡管他們誠心要改,然而不過是多一次徒勞的掙扎。
看,“拖延怪圈”就是這樣形成的,它將嚴重影響你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效率,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以至于我們無法完成既定的目標。
工作中,很不起眼的拖延有可能無端浪費掉許多時間。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關于馬上回復客戶可以簽訂協議的通知,如果過了有效“時效”,有可能為了挽留住該客戶再費周折與財力。
當更多的“拖延”形成累積,便形成一種不良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我們將會不可避免地跌入“拖延”的“怪圈”中,難以自拔,而“馬上行動”則是幫助我們解決它的一劑良藥。
美國個人效率專家凱瑞?格力森在他的著作中曾這樣提醒猶豫著不肯馬上行動的人:“馬上行動”就是用一種以行動為導向的習慣來代替那種“稍后再做”的習慣。當“馬上行動”不再成為問題時,它將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促使我們邁向成功。
時間管理小貼士
1.你能區分你的待處理文件嗎?如果不能,就隨時解決它,只要它沒有影響到你吃掉“青蛙”的總體進度,果斷地處理它!
2.測一下你是否患有“拖延癥”?

續表

說明:如果你選擇了五個及以上的“是”,那么你已經屬于“拖延癥候群”中的一員,現在試著改善為時不晚,否則不僅嚴重影響你的職業生涯規劃,還有可能讓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記住,“馬上行動,現在就做”是治療“拖延癥”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