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起步真的是不容易啊,我呢,大概目前只會寫實際感想這種小文章。只要生活沒感想,更文是比較難的了。前兩天就沒更,今天看了點東西,有了靈感就來更了。
講一講人吧。其實也不能說人包括題目,我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哪個類型的。
中國的歷史很是曲折,很有故事,經歷過繁華昌盛,經歷過任人宰割。提起外國人,大家都會覺得外國人不怕死,什么都敢干,很喜歡冒險。那么中國人呢,顧全大局?聰明人?想的周到?其實中國人驗證了那么句老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想的有些多。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傳承著文藝氣息之類的,要面臨任何事時都要以大局為重,中國人也就想多了。
拿一件事情說吧。滑板,有多少中國人知道它也是個奧運項目。
昨晚看了關于滑板的《極限青春》(本人也是個追劇孩紙),它的Logo是“One more try”一句很好的外語。那些練習滑板的人,有少年,有青年,有中年,小到十八九歲,大到35歲以上。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精神,“One more try”,他們不顧時間,不顧淘汰,只要在自己的展示中哪個技術沒過,就死磕到底,不曾畏懼受傷,不曾畏懼流血,更不曾畏懼淘汰。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站起來,重新出發,再摔倒再出發,再摔倒再出發…不斷的進行著。不要單純地為了確保晉級而去做自己最有把握的東西,而是去突破自我去突破極限,做更好的自己。我想大多數的人在這樣的賽制中,都會選擇保守的策略吧,以大局為重地去秀自己最拿手的,確保能進入下一階段。當你只發揮自己拿手的,其實這時候你的目標,你的心變了,你不是喜歡滑板,而是去做一場以滑板為輔助的游戲,目的不是學到更多的技巧,而是通關。外國人不一樣,他們的大多,都是敢拼敢贏,敢出風頭,敢做自我,敢評敢認,敢想敢做,敢做敢當。這就是差別。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數字般零為起點,至于是正還是負就靠你自己的努力,你可以負到無極限,你可以正到無極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怕什么,人生不做的大起大落,有何看頭。你的路剩的還長,你是喜歡慢慢悠悠的單純走平路,還是在路上種些花草,走著有趣的大波大浪。
“再來一次”,“One more try”,一句中文,一句英文,為什么中國的綜藝要用英文,為什么那些技巧名稱總是是英文。又為什么新加坡的路邊標語是中文。中國人都懂,卻是很少的人努力改變,那些什么也不做的人又是為什么呢。
﹌﹌﹌﹌﹌﹌﹌﹌﹌﹌﹌﹌﹌﹌﹌(下次換個分界線)
先謝謝云白玄投出的推薦票(第一位看的,有些小激動)
《極限青春》制片人張希表示:“在當下的綜藝節目中,很少看到這么真實、勇敢又帥氣的滑手,他們傳達出的特質,是真正的不懼挑戰‘ONE MORE TRY’的精神。練習一萬次,仍然會摔倒;摔倒一萬次,仍然會站起來?!?
在韓金玲看來,永不服輸的硬核精神,是《極限青春》最為動人的地方,“我們在QHD錄節目,可以多做任務賺積分的情況下,兩位滑手拼命死磕一個動作,時間算什么?積分算什么?直到成功為止。”
“希望所有看到這檔節目的觀眾,能夠走出舒適圈,請記住,沒有失敗的人生,才是失敗的人生?!?
那啥,本人好奇心點了完結這個東西,然后改不了了,所以用第二卷繼續寫。(我是個傻子吖,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