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專利實力指數報告.2018
- 江蘇省知識產權研究與保護協會
- 3878字
- 2020-03-05 18:19:39
第二章 江蘇省專利實力綜述與分析
一、江蘇省專利實力綜述
2017年,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蘇省科技廳的關心指導下,江辦省知識產權系統緊緊圍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和“五個邁上新臺階”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省新增國家級試點示范區域、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數位居全國第一,專利創造產出、專利行政執法案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二,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專利創造穩量提質取得實效
繼續發揮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的示范作用,新批建江蘇省級培育中心10家,總數達到27家;前兩批培育中心建設成效顯著,培育期間新增發明專利申請3269件、發明專利授權1330件、PCT專利申請399件,專利產出數量實現了翻番;蘇州、無錫等地啟動本級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建成市級培育中心42家,示范效應初步顯現。加大對優質專利的獎勵力度,江蘇省財政對96項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的專利給予1920萬元的獎勵,對10項江蘇省專利項目獎金獎、50項優秀獎專利給予80萬元的獎勵,鹽城、連云港等地也開展了市專利獎評選,引導和激勵作用明顯。進一步加強專利資助政策調整優化,突出質量導向,加大對高質量發明專利和PCT專利的資助力度,有效引導全省專利創造產出穩量調優。2017年江蘇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到514402件、22718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87005件,同比增長15.12%;發明專利授權量41518件,同比增長1.38%,占授權總量的18.27%,同比提高0.54個百分點;PCT專利申請量達到4590件,同比增長42.8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2.5件,增長22.22%。
(二)企業和產業知識產權工作持續深入
知識產權強企行動計劃有序推進,調整優化了貫標績效評價和獎勵方式,引導2403家企業參與貫徹國家標準,總數超過9000家,新增1423家企業通過認證和績效評價,其中90家企業被評為貫標先進單位;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69家企業承擔了江蘇省級計劃、300多家企業參與了市級計劃;2017年,有專利申請的企業突破3萬家,企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占總量的比例分別達到70.04%和70.95%,比2016年提高3.74和2.61個百分點;新增144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和優勢企業,總數達到292家。專利導航工程深入推進,國家級專利導航試點單位達28家。國家知識產權區域布局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江蘇全省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資源梳理基本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管理試點工作持續深入,興化特種合金材料及制品產業基地在國家驗收中連續三年評分全國第一。在6個國家級高新園區探索建設專利審查員實踐基地,推動審查資源與園區企業、產業深度對接。發布了2016年度江蘇省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統計報告和分地區密集型產業目錄,江蘇省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達32.1%,比上年增長0.35個百分點。
(三)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漸趨成熟
江蘇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交易中心投入運行,與國家運營總平臺、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等簽訂合作協議,實現數據互通、資源共享。江蘇省知識產權服務基金完成管理團隊招募和首期投資認繳,正式簽約運行,基金規模達10億元。蘇州啟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成立了2億元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全國首家面向高校的中高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臺落戶江蘇并上線運行,南京、無錫、徐州、常州、南通等地建成一批特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江蘇匯智、天弓等一批專業運營機構率先發展,全省知識產權運營機構達到27家。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銀行、平安財險、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發知識產權金融新產品,打造了一批“互聯網+知識產權+金融”示范平臺,探索建立了“園區+平臺+擔保+銀行”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江蘇省專利質押融資額達40億元,比2016年翻了一番。
(四)知識產權保護效能持續提升
加強執法能力培養,舉辦上崗培訓和能力提升分層培訓,參訓人員達270余人。江蘇省市縣聯動開展“雙打”“護航”“雷霆”執法專項行動,全年受理專利案件8055件,同比增長25.6%,其中侵權糾紛1674件;結案8106件,同比增長28.8%,其中侵權糾紛1725件,案件數量保持全國前列。中國(常州·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投入運行,完成了首批專利申請受理工作;中國(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籌建工作穩步推進。江蘇省維權援助機構總數達到63家,全年接聽咨詢電話7303個,受理維權援助申請367件,調解糾紛211件,轉交舉報投訴案件1055件,服務企業2139家。維權援助江蘇中心進入司法鑒定機構名錄,探索建立了知識產權仲裁機構。江蘇省新增“正版正貨”承諾企業265家、示范街區14家、示范行業協會4家,12家街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及培育市場,入選總數達到31家。引導8家電商平臺建立知識產權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平臺知識產權糾紛投訴處理機制。選取集成電路封測等10個技術領域開展了專利預警分析,對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等重大經濟科技活動進行了知識產權評議,涉及專利近5000件。
(五)知識產權服務支撐更加堅實
制定印發《江蘇省“十三五”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目標、思路和20項重點任務,提出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升、品牌培育、人才培養等具體工作舉措。組織修訂江蘇省專利代理機構星級評定辦法、百件優秀發明專利申請文件評選辦法,專利代理人協會牽頭制定專利申請代理服務成本價,進一步強化了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推動服務業穩步發展。江蘇省新增專利代理機構35家,總數達367家,其中星級機構達到43家,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150人。蘇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快速發展,入駐服務機構超過80家,從業人員超過2400人。南京市江寧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江蘇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啟動建設,首批認定常州科教城等3個省級集聚區。“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新業態蓬勃發展,互聯網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的影響面、覆蓋面進一步拓展。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全年審查標準件15.8萬件。國家專利局南京代辦處和蘇州分理處全年受理專利申請8.25萬件,業務量保持全國第一。江蘇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分支機構達到12家,建成專利信息傳播和利用基地15家,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六)知識產權培訓宣傳成效顯著
加強知識產權培訓載體建設,與江蘇省教育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高等學校知識產權工作的意見》,鼓勵和支持高等學校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設立與知識產權有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新增南京大學紫金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等3家知識產權培訓研究載體,江蘇全省總數達到20家;在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建成知識產權創新實踐中心實驗室;開展首批20家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工作。不斷擴大知識產權培訓面,聯合江蘇省委組織部將知識產權內容納入處級干部“876培訓計劃”,共同舉辦第二屆江蘇省雙創人才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班;聯合團省委開展第一屆江蘇省大學生知識產權知識競賽;聯合江蘇省教育廳舉辦高校科技與產業處長知識產權培訓班、高校創新創業導師知識產權培訓班和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師資培訓班。扎實開展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共培訓知識產權工程師2315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893人、專利代理人600余人。江蘇省2618人參加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通過率達25.36%,其中蘇州考點通過率連續2年保持全國前列。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宣傳,以“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為重要契機,在新華社、《中國知識產權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宣傳“知識產權18條”、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運營、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等特色亮點工作,全年利用網站、微信等各類媒體平臺報道知識產權信息2000余條,知識產權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多級聯動開展“知識產權18條”政策解讀和宣講,共計培訓2.5萬人次,推動政策深入人心。
(七)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深入開展
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蘇州成功舉辦第八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吳政隆省長、申長雨局長以及東盟各國知識產權局領導出席會議。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與南京市政府共同舉辦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創新采取一個主會場、一個拍賣會、四個分會場“1+1+4”的組織形式,來自國內外知識產權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知名企業、服務機構等1000余人圍繞“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深入交流,促成一批合作項目和載體平臺落戶江蘇。成功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第四屆太湖知識產權論壇、第五屆三江知識產權國際論壇等國際性活動。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美國專利商標局、波蘭專利局等開展高層互訪,就深化合作達成一致意見。中歐、中美、中以、中德等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載體建設順利推進,成為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跨境轉移轉化、推動企業融入全球創新鏈的重要平臺。
(八)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
深入開展“旗幟鮮明講政治”學習教育,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學習教育納入管黨治黨責任清單和支部建設重點內容。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進一步規范了黨內政治生活。扎實開展“大走訪”調研活動,針對2017年年初江蘇省專利產出大幅下滑等突出問題,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整理近百條意見建議,進一步理清了制約事業發展的短板,提出了具體解決措施和對策建議,形成了《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亟需持續發力》調研報告。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建立與江蘇省紀委派駐紀檢組工作對接機制,全面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和廉政文化教育,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領域風險防控體系,制定廉政風險白皮書,著力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和制度防線。加強重點崗位、關鍵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對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組織實施的495個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確保知識產權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闊步前進。
- 大城市治理: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反對針對婦女暴力的立法與司法實務探討:“反對針對婦女暴力高層論壇”論文集
- 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8)
- 社會工作教育:中國特色與本土化風格的實習探索
- 中國農村居民金融素養與金融需求抽樣調查報告
- 中國老年人的福祉:貧困、健康及生活滿意度
- 鄉村社區認同與公共事務治理:基于社會網絡的視角
- 無障礙指南: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包容方略
- 科學發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和創新
- 研究與反思:關于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增修版
- 孟母“擇鄰”:中國城市兒童學業成就的鄰里效應
- 社會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理論探索與路徑選擇
- 追求卓越:優秀畢業生基層工作奮斗歷程
- 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利益表達機制研究
- 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發生和心理發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