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猿落到實地就放下秦霄,跳到一處高石上摘紅果子吃,還摘來幾個塞進秦霄口里。秦霄咀嚼著帶著酸甜滋味的紅果子,看著同樣吃得歡實的黑猴子,心里涌上無比復雜的滋味——
當真是白發如新,傾蓋如故。
沈傳君和父親相交這么久,沈瀾和自己待了幾年,卻還遠遠比不上這只初次見面的猴子,這只一見面就救了自己,如今還給自己喂食的猴子。
人不如猴……
猴兄,以后我便與你作伴了……
秦霄這樣想著,閉上眼睛,試著運轉丹田內力。
他的丹田被沈傳君打了一掌,已經完全碎裂了,再也聚不起任何內力。所謂丹田,并不是指實物,而是武林人士用內力在下腹部聚集的一個不停旋轉的氣旋。沈傳君拍他那一掌蘊含著強大內力,正是將他丹田的氣旋完全打散了。
五年內力……
他從五歲開始練武,如今十歲,每日苦練不輟,整整五年,才聚集這么些內力,如今,毀之一旦。
若只是單獨打散內力都還好,再修煉回來就是。可沈傳君不安好心,故意用了幾分暗勁,不但打碎了他的丹田,還傷了他的肺腑……
果然,秦霄運轉丹田,一絲內力都沒有感覺到,同時腹部一陣劇烈的痛楚傳來。他緊緊地咬住下唇,彎下了腰,再也提不起半分氣力來……
他們并沒有在那個山洞底部停留太久,或許猴兄也知道那個地方不安全,怕沈傳君發覺洞口,也跳下來追他們……他們在山洞底下休息了半天,猴兄就又抓著他往外奔跑遠去。
山洞上面僅一束天光,下面卻非常寬廣,光四周往外界通行的洞口就不知凡幾,有大有小。猴兄隨意選了一個洞口出去。秦霄斷定,沈傳君即使真的找到這個山洞,也絕對找不出他們是從哪個洞口出去了。
他們出了洞口以后并未轉彎,猴兄一路直行而去,走出好遠才又開始七拐八拐。即使秦霄有心記憶路線,后面繞路太過復雜……他實在是記不清了。
走到半路,路過一個猴群,猴兄將秦霄放在地上休息,它又開始到處尋摸果子吃,同時喂食秦霄。果足肚飽以后,一人一猴隨意躺在地上休息。
秦霄很快就睡著了,睡眠中盡是家園破碎,父母死亡之相,無限血腥……秦霄眉頭緊緊地皺起,在夢中痛苦地嘶喊父母,可是他們聽不到,似乎整個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
他難受地一遍遍哭喊著,可是沒有任何人聽到他的聲音。他無比痛苦,卻無論如何也不能逃脫,一直溺死在里面,仿佛直至永遠。
直到一個大錘自天外而來,將他的夢境砸了個支離破碎。額頭上一陣疼痛感出現,秦霄迷迷糊糊地醒來,發現一只野猴子趴在樹干上,一手扶著樹干,另一手正不停地往他們這邊扔果子。果子砸到他的身上,臉上,正是剛剛將他砸出夢境的‘罪魁禍首’
果子都是上好的黃桃,碩大清甜,秦霄毫不客氣,接過一個大桃子就卡擦卡擦啃了起來。
旁邊睡覺的猴兄也仿佛聞到了這股香味,夢游般地飄起來,也擦卡擦卡地吃起了桃子。更過分地是,它邊吃邊往樹上那猴子的方向走,最終爬上那棵樹,和那只扔黃桃的猴子夫妻雙雙把家還地進森林去了。
“喂……猴兄……”秦霄吃飽了,又休息了半天,猴兄還沒有回來,他開始大聲呼喚猴兄,可是猴兄完全沒有蹤影……它似乎被那只扔黃桃的猴子迷住了,那只猴子肯定是只母的!!
呆了一天,日升月落,秦霄又餓了,可是他現在行動不便,一動彈就渾身痛,根本無法覓食。他只好繼續吃地上的黃桃,幸好這些桃子都很堅硬,一時半會還不會壞。
睡了一覺醒來,又是一天過去了,猴兄還沒有回來……秦霄簡直無法置信,他無比信任耐以生存的猴兄居然為了一只母猴子就將他拋棄了!他的心情無比復雜……只能感嘆世事無常,人生難料……
第三天,他的重大生存問題就到了眼前。猴兄依舊沒有回來,這里環境還好,猴子稱霸,并不見什么虎豹狼群。可是他的食物快要匱乏了!
桃子快吃完了……
生存面前,不拘泥于口味,他并不介意吃幾天桃子。可是當情況惡化到連桃子都沒得吃的時候……
秦霄必須做出決策!
他必須恢復健康,即使沒有恢復,他也要忍痛爬到桃子樹下——這時候桃子掛果多,經常有小猴子玩耍時把桃子打落在地的,即使已經被猴子咬過一兩口,那也是上好的桃子。——甚至于,如果他能爬上桃樹,就更好了!
秦霄掙扎著挪動,剛動身子,就感覺到下腹部傳來一陣劇烈的疼痛,疼得他冷汗直冒,不由得弓起了身子。
丹田的傷還沒有好……
他想忍著痛往桃子樹那邊爬,可是四肢完全沒有力氣,這不是有意志力可以做到的事,似乎四肢已經廢了——不但是因為丹田的舊傷,更因為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的饑餓。
秦霄枯坐于地,看著不遠處的桃子樹,肉眼可見的桃子樹啊,上面碩果累累,掛著大量的巨大桃子,卻似乎是他不可企及的高峰,如此的遙遠……
不可頹廢,秦霄!
秦霄這樣對自己打氣,他不再徒勞地似乎走到桃樹下,反而盡力運轉內功法門,背誦起父親教導的《乾坤寶鑒》來。
夫武功之始,始于大道,行于經脈,量于手腳,外于氣勁。故夫先人之足跡,尋遍三山五岳,蘊養自身,感悟萬物,體會乾坤,悟一功法,曰《乾坤寶鑒》……
他心里默念著,并不行氣。背完一整篇以后,才開始準備行氣。正要習慣性調動丹田內勁時,秦霄行動頓止——他突然有個想法,丹田如此破碎,不如不從丹田取氣,從經脈取氣如何?
秦霄想起初學《乾坤寶鑒》時,自己和父親的爭辯……本來《乾坤寶鑒》中就是要求從經脈中提氣運氣的,可是這樣修煉效率實在太慢,違背了武林人士一致的修煉準則,因而父親不用。
為何?大家都是從丹田中提氣,這樣可以提起一大縷內力,運轉一周以后,可以括寬經脈,增強內力,打坐效率頗高。
而從經脈取氣則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