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紅樓夢》的真實性

● 索隱派觀點

晚清時,不少人視《紅樓夢》為清初政治小說,旨在宣揚民族主義,吊明之亡,批評滿清。1915年蔡元培撰寫《石頭記索隱》,總結其說,推論小說中人所影射的歷史人物。故此視《紅樓夢》為政治小說的觀點,被稱為“索隱派”。

201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佚名著,金俊俊、何玄鶴整理的《癸酉本石頭記》,內容影射了明末清初時期的一些真實事件。但對于該本的真實性,學界頗多爭議。

20世紀70年代,“索隱派”在臺灣“復活”,代表學者是潘重規和杜世杰。他們不再堅持小說影射歷史人物,而強調全書宗旨在反清復明或仇清悼明。即使如此,索隱派持論說服力終嫌微弱。

另有紅學學者中一派說法,明鄭末代君主鄭克塽其親近殘存勢力應該就是《紅樓夢》故事的原型,其實為一部野史性質。

《紅樓夢》的故事情節與角色安排與鄭氏王族的歷史有著高度的相似性,而書中東府寧國府又恰巧對應東寧之稱,賈府賈政之名又影射假政權和“假鄭”,因為賈母大權在握實指鄭成功死后其妻董國太實攬大權。

然而21世紀后南京花塘村的考證發現,當地有諸多現象高度吻合紅樓夢情節,全村附近有眾多與紅樓夢對應或聯想的地名,達38個之多,明顯超出巧合程度,于是又有理論懷疑作者不論為曹雪芹或他人都是出自當地,所以此一理論又否定了明鄭殘存勢力作者之說,或是引申為明鄭殘存勢力人士中有人出自花塘村,根據家鄉作為題材,泛泛諸論,未有定述。

● 考證派觀點

1921年,胡適〈紅樓夢考證〉一文是“自傳說”的開山之作。胡適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寫他親見親聞的曹家繁華舊夢。在“自傳說”的號召下,許多有關曹雪芹的史料陸續被發現,從考證曹雪芹的身世,來說明《紅樓夢》的主題和情節。

受“自傳說”影響,不少學者集中研究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就考證曹雪芹的家世而言,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是集大成之作,他把歷史上的曹家,與小說的賈家完全等同起來。這種“考證派”紅學已變為“曹學”。

俞平伯在20世紀50年代初已反省“自傳說”,指出其弊病為:“第一,失卻小說所為小說意義。第二,這樣處處黏合真人真事,小說恐怕不好寫,更不能寫得這樣好。第三,作者明說真事隱去,若處處都是真的,即無所謂‘真事隱’”。

● 斗爭論觀點

“斗爭論”始自1954年,李希凡等中國學者對“自傳說”俞平伯的抨擊,卅多年間,在中國學界一度取得紅學的正統地位。“斗爭論”認為《紅樓夢》不是自傳,而是“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階級斗爭”。

“斗爭論”把小說當作歷史文件來看待,嚴格來說,屬于社會史的范疇而不是文學研究。它是馬克思理論在《紅樓夢》研究上的引申和借題發揮。

● 文學批評派觀點:

“文學批評派”從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注重小說作者在藝術創作上的意圖,并通過全書的結構加以發掘。清末王國維以叔本華的美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提出卓見,是從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最早又最深刻的一人。因“考證派”紅學興起,文學批評一度成為絕響。

20世紀70年代初,余英時提倡“紅學革命”,著重研究曹雪芹的藝術構想,不再自限于自傳說。在海外,不少學者從文學批評或比較文學的觀點來研究《紅樓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瓦房店市| 平塘县| 九龙城区| 屏南县| 黄平县| 南木林县| 长宁县| 清远市| 柳林县| 锦州市| 丹寨县| 突泉县| 察哈| 洛阳市| 苏尼特右旗| 肥西县| 霍城县| 上犹县| 玉树县| 东兰县| 武冈市| 报价| 会昌县| 珠海市| 清新县| 阜康市| 凌源市| 南昌县| 雷山县| 裕民县| 顺义区| 抚宁县| 庆阳市| 方山县| 顺平县| 彭山县| 卫辉市| 仙桃市| 遂平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