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長湖劍氣滿
- 負劍銜刀萬里余
- 大俠胡不歸
- 2007字
- 2019-08-06 15:42:34
押鏢的一行人出了群山,在平原的官道上已經走了三天了,這三天里,幾乎都在下雨,飄飄灑灑的細雨,落在斗笠上也濺不起一點水霧。
雨過,并未天清。
平原上起了一層白蒙蒙的霧。
子布打趣道:“這盆地壩子里可不像我們山上那么多太陽天,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狗看太陽叫。”
陸拾在插嘴道:“蜀犬吠日。”
子布拿著煙槍,看了陸拾一眼。又說:“這個大霧天也多的很,三天都沒有個晴的。”
“天無三日晴。”陸拾在旁邊小聲說著。
子布提起煙槍就敲向陸拾,陸拾,道“老子知道。”
陸拾拍馬跑走,跑出十步后,猶猶豫豫的回過頭來。
陳婉兒笑得合不攏嘴,陸拾看到后也傻傻的笑了起來。
原野上的路比起山里,好走的不是一點點,最大的問題就是無甚遮雨遮陽的,雨你得淋著,太陽你得曬著,頭上的斗笠基本就沒有摘下來過。
等到雨停的這時候,元摩詰才拿出王弘景給的那本名《若拙》的劍譜看了起來。
不愧是修道門派的秘籍,教人武學就似在教人修道,在修士為主的門派內,能習武習成天下前列的劍客,王弘景也是奇人,元摩詰這樣想著。
《若拙》三卷,一卷一層。
第一卷,名《隱》。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人力有限而道無限,劍術有限而劍意無限。
元摩詰想著想著就感覺有些頭疼,老道士連教人都講究個無為。
陸拾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騎馬與元摩詰并行,看似目視前方,實則眼睛悄悄的在往元摩詰手里的秘籍上看。
元摩詰默默的把劍譜塞到了懷里,畢竟是前輩給的,要不要借給其他人看還是要前輩點頭的。要是可以給人隨便看,怎么不像寫個告示似的貼在城門口?豈不是更容易?而且也沒必要捧在手里盯著看了,前面十幾個字就夠元摩詰頭疼好久了。
王弘景走了幾日后,終于到了長湖。
長湖是西蜀高原地方常見的廣闊大湖,長湖在廣闊之于,又出奇的狹長,湖寬五里,湖長卻有三十余里。方圓幾十里內人跡稀少,只有少數的牧民放牧時才會偶爾來到這里。
王弘景沿著長湖一步一步,不緊不慢的走著。斗笠蓑衣已經脫下,身著單薄的藍色樸素道袍,道袍都已經洗的發白。
在這初春季節,在這高山高原上,從萬年冰封的雪山上吹來刺骨寒風,絕對比中原地區最冷的臘月的還要冷,王弘景卻似乎渾然不覺。
在沿著長湖走了十余里后,王弘景終于看到了楊決明,楊老頭。
楊決明坐在一張羊皮氈上,釣著魚。
楊老頭釣魚顯然不是修身養性的,身邊的魚簍都快裝滿了。
楊決明沒有回頭,說道:“王道長來此地所為何事?是來救我魚簍里的這幾條魚嗎?”
王弘景撫了撫長須,笑道:“自然不是,若你做魚湯,我還要討兩碗來喝。”
“聽說你從武當山過來,一路上天下能打的那幾個修士武夫,你都去找他們過了過招?”楊決明依然沒有回頭,繼續說道。
“已經老了啊,活不了幾年了,一都未有放縱過一次,也從來沒有向別人問劍過,就這樣過完一輩子,還是會有些遺憾的。”王弘景緩緩說道。
“貧道也是活不了幾年的,就是勝了他們,也是無妨,不算是踩著別人的向上,世人皆會認為是他們尊老,讓我半招。”王弘景繼續說道。
“那你過來這里,就是要向我問劍了。”楊決明凜然說道。
剎那間,四周的寒氣更甚,如墜冰窖,冷冽的寒風都往雪山上倒灌而去。
王弘景用食指叩了叩劍柄,驅散了四周寒氣,說道:“不然,與你切磋就如死戰一般,貧道還得省點力氣。”
“那是來找靜海的?”楊決明繼續問到。
“也不然,貧道為道門,靜海為佛家,我們相爭,會有很多牽扯的。”
楊決明丟掉了魚竿,站了起來,氣沖沖的轉過身來,說:“瞻前顧后,你解決個屁的遺憾!守了一輩子的規矩,還不夠?”
王弘景撫須笑道:“貧道在自己的規矩里,而非在他人的規矩里,如何就不能快意?”
“那個使槍的童雄付,來找你沒有。”王弘景問。
楊決明一臉不屑,道:“來是來了,不過和你說了一樣的話,都是怕我的人,沒什么意思。”
王弘景沒有在意楊決明這句挑釁的話,說道:“我也見到你徒弟了,我送了《若拙》給他。”
楊決明道:“那就不怪罪你上門不帶禮了。”
“是叫元摩詰吧,還是個武夫,你和靜海兩個修士,教出了一個武夫,底子不錯,就是境界相比年輕一代前幾人,境界有些低了。”王弘景有些惋惜。
“境界現在低些沒什么,他習武才不過四年。”楊決明有些得意的說道。
王弘景停下了撫須的手,道:“四年,七品,老夫的《若拙》也算給對人了,前幾年才教他習武,相比你們有自己的用意。”
楊決明譏笑道:“無論修士還是武夫,在成為修士武夫前,都要知道自己首先是一個人,懂得做一個常人的道理,老夫那么多年,見到鼻孔朝天的俠客、仙子、真人,都是一腳踢進河里的!”
楊決明又緩緩說道:“況且,有些事情,無論你是常人還是修士武夫,都是一樣的,能不能解決,不在身份,而在自身。”
良久,二人都沒有說話。
王弘景戴上了斗笠,打破了沉默,道:“貧道先走一步了,要去一下南邊。”
拱手告辭,便轉過身向南方走去,不緊不慢,就和來時一般。
楊決明罵到:“牛鼻子裝什么裝,人前走得仙風道骨,人后不知道用‘縮地成寸’跑的多快呢,不然你能幾日就趕到這里?”
楊老頭罵完后,拾起魚竿,提起魚簍,踏湖而行,慢慢走向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