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護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
- 張輝(@輝哥奇譚)
- 1726字
- 2019-08-15 18:09:54
序言
其實我是不敢稱自己為人生導師的,我只是希望把自己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與諸位分享,如若其中一兩節內容或者某段話給你一些啟發,對你未來的生活產生一定影響,那么我會非常開心。這并非過分謙虛,因為我看過很多書,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其實不多,值得我反復去看的書更少。一本書之所以被我記住,全然在于其中有只言片語提醒了我,不經意間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對這種書感激涕零。如果我的書和部分讀者產生了這樣的緣分,那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這會激勵我繼續寫下去,不斷與諸位分享。
為什么會有這本書?10年前,我在《程序員》雜志發表了一篇回顧自己畢業10年經歷的文章,有出版人看到此文,就約我希望出一本書。無奈我當時并沒有太多積累,幾經折騰,最后放棄。但自那之后,我內心中偶爾會覺得:人生有機會還是要出本書的。之后的歲月里,我依次經歷了感情危機、財務危機和職業危機。經歷這些危機時,我的人生陷入了巨大痛苦中。后來,我一點點爬出來。這個過程回過頭來看卻是值得慶幸的:若不是這些危機,我哪里知道自己有什么問題,該從什么地方去提高?可以說,正是這些巨大的人生危機給了我今天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我有寫作的愛好。說是愛好,其實有點慚愧,從2000年大學畢業到2016年期間,我所寫的所有文章加起來也湊不齊百篇。但我的特點是,越到人生危難的時候我越喜歡寫作,寫作仿佛是一種靈丹妙藥,總是救我于各種苦難之中。
35歲時所遭遇的危機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焦慮。這次焦慮持續一年有余,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開始運營微信公眾號“改變自己”,并且在2015年建立了一個原創微信公眾號“輝哥奇譚”。回顧當初,運營公眾號就是為了能記錄自己的心聲,不為流量,不為利益,就為自己。
剛開始運營時打算圍繞投資理財的主題寫,沒寫多久,正好碰上股價騰飛,股市紅火,我的寫作熱情高漲。但是好景不長, 2015年初夏,股市上下起伏,最后轟然落地,我的微信公眾號更新也戛然而止。2016年9月,又有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刺激了我,我決定恢復公眾號更新。重啟寫作的第一篇文章折騰了我四五天,寫完之后覺得真是痛苦極了,這樣的文章丑陋極了,真是不堪入目。但最后還是克服了內心的障礙,把文章發了出去。結果文章被數百個微信公眾號轉載,給我帶來了5000多名粉絲。我這才發現,我們寫作的最大障礙并非技巧不夠,而是我們內心對自己的否定。
后來我寫作的頻率越來越高,從兩周一篇、一周一篇,到一周兩三篇。在2017年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我碰巧在一個小長假連續寫了三篇,當我寫第四篇的時候就在想,何不立個“flag”——連續日更100天?這次日更計劃不僅改變了我的寫作習慣,更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次日更的起點是我在職場最辛苦、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那段時間我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每天早晨爬起來要在7點多趕到20千米之外的公司,每天晚上10點多到家之后,還要處理工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依然利用極為有限的個人時間,堅持寫作。這種堅持給了我一根“吸管”,讓我能呼吸到外面的新鮮空氣,也讓我明白,盡管工作辛苦,但生活依然在我掌握之中,我并不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放棄做自己。
當我完成第一個100天日更計劃之后,我在2018年元旦開始繼續日更挑戰,這次挑戰是連續日更365天,寫下這篇序言的時候,我已經連續日更400多天了。2018年開始,從職業到個人生活,我的一切都在好轉,我必須把這種狀態歸功于堅持自我的態度和行為,而堅持日更則是堅持自我的日常動力來源。
從我第一次有了寫書的念頭,到現在寫序,有8年時間。期間經歷了很多坎坷,雖然站在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是也把我折騰得夠嗆。通過記錄下來的文字,我發現這8年時間我的快樂多于痛苦,成長多于消沉。如果不是有這些文字記載,我很難相信這樣的話不是在麻痹自己。
希望我的記錄能讓大家體會到人生的痛苦和快樂往往是相關的,但不見得是相伴的。改變100萬人的生活態度,是我的畢生追求。希望這本書,能幫我完成1%的心愿。
最后,借此書出版,特別感謝我的愛人和父母;感謝饒宏、李明遠、陸奇、李想;感謝幫助此書出版的出版人姚新軍和他的團隊。感謝我所有的讀者,與你們互動給了我無盡的靈感和不竭的動力——這是一本活著的書,也是一本不斷更新的書。
感謝每一個我沒有提及名字但在成長道路上幫助過我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