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的夏毅彭帶著芬芳姐妹,最早離開了京城,婚后發來書信和昭和過得很好。等有機會還可以回京。
沒過多久,在風調雨順的日子里永元帝竟然下了罪己詔。
詔中表明因為自己的過錯,讓朗朝百官懈怠,一味地與周邊談和,失了血性,愧對列祖列宗。
此詔一出,天下嘩然,那些反對征戰的人也漸漸沒了聲音。
又過十五日,永遠帝駕崩。駕崩前最大的愿望是后世子孫可以完成天下一統,朝野震懾,鼓舞兵將士氣。
新帝朱道遲登基,在位伊始冊封多位大將,鼓勵百姓參軍。邊界形勢嚴峻。
戶部尚書葉浩君也將職位交托給內閣首輔費羌才,葉浩君正式被任命為北征大將軍。
糧草備足,兵馬涌進,大戰一觸即發。
自從學會了葉家心法,夏玉涼感覺自己每日神清氣爽,她沒有穿著鎧甲,朱道遲贈與她了一身精致短衣。
到了授陽,幾位將軍見面交接商討兵力部署后,深夜回府。
破天荒的,葉浩君看到夏玉涼沒有睡覺,脫了衣物竄進她旁邊的被窩道:“在等我嗎?”
“算是,我想跟你說,這段時間我總是很不安,也不知道是因為看到這么多兵馬嚇到了,還是因為環境陌生不適應。”
葉浩君除了父母離世,沒有收到過很大的打擊,所以這次出兵他自信滿滿,總是覺得他的兵會所向披靡。
所以葉浩君此時輕松地安撫她:“別擔心,咱們朗朝兵力強勢,仗一定打得過。二十萬人,其中十萬都是葉家幫助皇上培養的精銳兵力,別擔心。”
夏玉涼按捺住慌亂的心思,抱著葉浩君準備入睡。
“將軍將軍,港州投誠了!”
是沈禮的聲音。
身處邊關,怕戰事緊急,主將副將都在一個寨子住下。葉浩君剛躺下但還是歡喜的穿好衣服對夏玉涼道:“咱們都不用出手,他們就怕了。”
夏玉涼低聲道:“你還是小心為妙。”
葉浩君擺擺手,應了沈禮便出去了。
是兩個身材魁梧的百姓裝束大漢,拿著一顆頭顱深夜在授陽城門前叫喚,想求見大將軍。
士兵們不敢掉以輕心,收了頭顱還是把兩個人綁著送給了授陽守丞將軍周留。
那頭顱一丟,周留便認出來頭顱的主人正是港州守丞。
兩個大漢其中一個抹著眼淚道:“咱們港州雖然被奪去多年,但是咱們城里百姓都知道,自己是朗朝人,
城中守丞聽說咱大朗朝三十萬兵馬壓境,嚇得準備逃跑,但是他們欺負咱百姓真么久,大家伙趁著亂把他們都殺了,那些兵也都逃到北建國內了。現在港州城門大開,我們老百姓就等著大將軍們的拯救。”
周留把他二人松綁,不敢怠慢,還是通知了各個將軍。
葉浩君了解完詳情,心想二十萬大軍對外宣稱三十萬還是有效果的,但想起夏玉涼的叮囑,此事倒也有些蹊蹺,港州守城不向北建求援,第一個想的是逃跑?
顯然沈禮也有疑慮:“就怕是空城計,他們來個甕中捉人。”
葉浩君道:“說的沒錯,你們到底是何人,可有身份?”
男兒有淚不輕彈,本來只有一個大漢流淚,這下另一個淚花也在眼眶中晶晶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