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個在中國人看來很是刺眼的字,因為它代表了拒絕。在人情社會中,和氣的國人總是害怕拒絕,不會拒絕,甚至拒絕提出“拒絕”。
這樣雖看似不得罪人,但是只一味地做“老好人”,有時未嘗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與善意,但偶爾適當地拒絕,或許是對自己與他人的最好尊重。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出自《莊子·雜篇·外物》一章,意思是: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才能夠混跡于世而不出現...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不”——一個在中國人看來很是刺眼的字,因為它代表了拒絕。在人情社會中,和氣的國人總是害怕拒絕,不會拒絕,甚至拒絕提出“拒絕”。
這樣雖看似不得罪人,但是只一味地做“老好人”,有時未嘗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與善意,但偶爾適當地拒絕,或許是對自己與他人的最好尊重。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出自《莊子·雜篇·外物》一章,意思是: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才能夠混跡于世而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