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載1931年12月7日《北平晨報》第9版“北晨學院哀悼志摩專號”。這是林徽因第一次執筆的散文,當時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很多,但林徽因這篇是其中情文并茂之最。她將那份痛失知音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2]今譯為波提且利。
[3]今譯為達·芬奇。
[4]指美籍小提琴家Fritz Kreisler,“真光”指真光電影院,即今兒童劇院?!簭恼]注
[5]指徐志...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1]原載1931年12月7日《北平晨報》第9版“北晨學院哀悼志摩專號”。這是林徽因第一次執筆的散文,當時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很多,但林徽因這篇是其中情文并茂之最。她將那份痛失知音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2]今譯為波提且利。
[3]今譯為達·芬奇。
[4]指美籍小提琴家Fritz Kreisler,“真光”指真光電影院,即今兒童劇院?!簭恼]注
[5]指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