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揚州之行

長江下游通州段,一艘懸掛著官旗豎著官牌的江船正逆流而上。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也不知道這六月的揚州是否煙花依舊。”龐帥站在船頭看著長江兩岸的景色喃喃自語到。

“將軍,外面風大,回艙里避避吧!”新任侍衛頭領龐勇來到龐帥身邊勸到。

“沒事,這點江風對咱們這些武人來說算不得什么,想當時,我,臥槽……”

龐帥話還沒說完,腳底一滑便從船頭栽了下去。

“來人啊!將軍落水了!”

聽見龐勇的喊聲,聞聲趕來的幾名會水的親兵便紛紛跳入長江中救人。

不一會的功夫,本身就會水的龐帥便在親兵的幫助下回到了船上。

“阿嚏!”

“將軍,沒事吧?”

“沒,沒,阿嚏!沒事,我先進去換身衣服。”

一刻鐘后,重新換了一身行頭的龐帥再次來到了船頭,只是位置卻離船舷邊遠了不少。

“阿勇,再叫點人來,我現在心里有點不踏實。”

“是,將軍。”

與此同時,揚州城外某處人跡罕至的山林里,一群讓人看著十分別扭的農夫正在干著安營扎寨的活。

“李桑,我滴,人馬已經全部到齊了,你滴,準備的如何了?”

“放心吧,都準備好,只要時機一到,我就會派人通知你的。”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轉過頭來,龐帥乘坐的江船已經來到了揚州碼頭。

“走,咱們去東關街逛一逛。”船一靠岸,龐帥便帶著一眾親兵朝揚州城東門而去。

東關街,自打唐代開始,便已成為揚州城城內非常繁華熱鬧的所在,只要從城東門過了城門洞就算是到了東關街。

進了揚州城,龐帥等人便被熙熙攘攘的人群震撼住了,好一個喧囂熱鬧的景象。

“真熱鬧啊!這里好像比京城還要熱鬧,看看這條街,似乎很長啊!”看著眼前一眼望不到頭的街景,龐帥說道。

確實不短,貌似后世的揚州市東關街全長約一千一百多米左右,現在估計更長。

一路走,一路看,只見街道兩旁盡是些商鋪館子,既有油米坊、鮮魚行、八鮮店、瓜果店、竹木店、醬菜店、豆腐店、茶食店,也有成衣店、鞋店、布店、紙店、當鋪、傘店、胭脂鋪、籮匾鋪、漆器鋪、糖坊、玉器作坊等,衣食穿用的東西很是全乎。

“嘿!那不是咱們威海衛出產的肥皂嗎?都賣到這里來了。”看著小商販攤鋪上擺放的肥皂,一名親兵用胳膊碰了碰自己身邊的同僚。

“不止呢,你看,那邊還有玻璃瓶呢,我擦!這些可樂瓶是從哪里弄來的?”看著攤鋪上那一溜排列整齊的墨綠色軍中特供可樂瓶,開口的親兵有些疑惑。

“沒什么,那些都是些殘次品,砸了有些浪費,所以就拿出來賣錢了。”聽到親兵的話,龐帥給出了答案。

“小九,小虎,就你倆話多,注意紀律!回去我再...”剛才聽著倆小子聲音有點大,還沒來得及開口的龐勇訓斥道。

“好了,沒事,下次讓他們注意點就行了,走,咱們找個館子嘗嘗揚州美食,看看揚州三把刀之一的廚刀有何出色之處。”

所謂的揚州三把刀,是指揚州當地的傳統手工藝品。即天下聞名的揚州廚刀、修腳刀、理發刀。都說三把刀在揚州人手中不僅是一門技術活,還是一門藝術。

所以,呵呵!龐帥就是饞了,誰信他一個武夫會去欣賞藝術,雖然也是帶著“刀”字的。

“海威酒樓!就這里了,走,嘗嘗。”

海威酒樓,把前兩個字倒過來就是威海酒樓。是的,你沒猜錯,這么挫的名字就是龐帥手底下的情報司們搞出來的,大明的兩京十三布政司都有情報司的一家海威酒樓。當然,搞情報的肯定不可能只會找一個地方和一種行業來掩飾和隱藏自己,諸如青樓與商鋪之類的也是有的。

反正都是消費,龐帥秉持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到自己酒樓去消費,這怎么看也不是膽小怕死的表現,你們說是不是。

“客官里面請!”

“三個相鄰的雅間。”

“好嘞!客官,這邊請。”說著話,跑堂的小二便帶著龐帥一行人上了樓。

“小二,把你家掌柜的叫上來,我家大人要吃當地正宗的揚州菜,讓他過來伺候著。”到了樓上雅間,看著龐帥落座后,龐勇對小二說道。

“好嘞,麻煩諸位爺稍等片刻,我這就去請我家掌柜過來。”話音剛一落地,小二騰騰的就下了樓。

“掌柜的,掌柜的!”下了樓,小二便來到酒樓的后院尋找自己的掌柜。

“怎么了?大白天的喊什么!”

“掌柜的,樓上雅間來了位年青的官老爺,護衛頭子腰上帶的是百戶的腰牌,點名要讓您去伺候。”

“哦?走,前面帶路,我去看看。”

不一會,掌柜的便跟著小二來到二樓雅間。

“好了,你下去吧,到廚房讓老李準備好食材,要咱們揚州正宗的食材,這里我來伺候。”看著雅間門口守著的幾名侍衛,掌柜的吩咐著小二。

“情報司捕風局六科申德威見過將軍!將軍福安!”掌柜的進了雅間后,看著坐在主座的龐帥,立即半跪自報家門。

威海衛情報司下設有兩個局,合稱為捕風捉影。捕風主要為情報收集與打探,而捉影則是行動部門,暗殺與抓捕之類的活都是他們的。

“好了,起來吧。買糧的事準備的怎么樣了?”

“回將軍,現在揚州城內手里還有大量存糧的大糧商都已經聯絡好了,只等將軍您召見了。”

“嗯,你派人去把他們都請過來吧,今天我在這里請客。”

“是,將軍,我這就去安排。”

“哦?對了,咱家酒樓的揚州菜正宗嗎?”

“將軍放心,屬下的廚子是正宗的揚州師傅,食材也是當地的新鮮食材,絕對不會讓將軍您失望的。”

半個時辰后,六名揚州城內的大糧商先后進入海威酒樓。

“各位,自我介紹一下,在下姓龐,來自山東文登,此行的目的是為文登營購糧,新糧!不知幾位能否滿足本人的要求?”

“龐大人,您放心,沒有揚州城做不了的買賣。只是,不知大人您要采購多少新糧?”

“三百萬石!”

“多少?”六名糧商不確定道。

“三百萬石!”

看起來三百萬石糧食不少,但是真吃起來,就真不顯的多。

明朝年歲好的時候,南方一畝地可以出產五十石左右,換算成現在的單位大約在六千斤上下,十石就是一千多斤,一家三口人一年三頓飯應該是能吃飽的。

普通士兵一家三口就是一年十石糧食,那一萬名士兵和家屬呢呢?十萬呢?

再說了,軍營里的一日三餐卻是免費的,高強度的訓練消耗,絕對會讓這些大頭兵吃的更多,更別說還要救濟流民和移民了。

“那價格?”

“一兩一石!怎么樣?”

“鏘!”龐帥邊說邊順手抽出龐勇腰間的腰刀,修了修指甲后又順手把刀插了回去。

“大人,這個價有點低了。”說著話,一名糧商用手里的絹布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

“低嗎?”

“嗯!”

“鏘!”

“不低,不低。”

據明時陳絳編撰的《金罍子》記載:嘉靖三十二年京畿地區突然爆發饑荒,原本一直穩定在一兩左右的米價突然上升到了二兩多一石米。

在根據《見聞雜記》記載:萬歷十六年饑荒嚴重,一石米價格上漲到了一兩六錢。在這之后,糧價不僅再也沒降過,反而還越來越高。

所以說,龐帥確實有點強買強賣了。

“哦,對了,還有個事忘了說了。每成交十萬石糧食,我就再加一百塊半尺的圓鏡和十瓶琉璃釀(玻璃瓶裝的高度白酒),還有一萬張純白紙(A4紙)。”

“當真?”

“當真!”龐帥回答的很堅定。

“這位大人,您放心,我等這就回去調集糧食。”話音剛落,六個糧商便爭先恐后的竄出了雅間。

目前,流通在京城里的半尺大小的圓鏡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三百兩一塊,而且是有價無市的,因為龐帥總共就送出去五百個圓鏡。而這五百個圓鏡也大都在紫禁城的后宮,還有勛貴集團與閹黨集團手里,外面罕有流通。當然,龐帥的地盤除外。

琉璃釀,這就不用多說了,無非就是經過提純的白酒裝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罷了。五十三度一斤裝的酒,價格在三百兩一瓶左右。

純白紙,據說在文人墨客的圈子里一兩銀子一百張。

“正事忙完了,上菜吧!”

“是!”應了一聲,龐勇便去通知上菜。

沒一會兒,掌柜的便帶著幾個小二開始上菜。

只見幾個小二打了個來回后,桌子上便擺滿了美味佳肴,有大燒馬鞍橋、金蔥高郵麻鴨、大煮干絲、水晶豬蹄、揚州老鵝、天香荷藕、佛手芽姜、蟹粉獅頭、紫檀虎尾、鹽水蝦。

“大人,這是大燒馬鞍橋(又稱紅燒馬鞍橋),這個菜呀,是江蘇一帶的傳統名菜,屬于蘇菜淮揚菜,為淮揚長魚名菜,因鱔魚段與豬肉合烹,形似馬鞍橋而得名,甚是美味啊!”。

“嗯,聞起來可真香,那我就來嘗嘗這道名菜。”說完,龐帥便動筷夾了一段鱔魚送進口里。

“嗯,不錯。這菜看起來不僅色澤醬紅,湯汁稠濃,這鱔段吃起來也很是酥香,風味雋永啊!”

“大人,這道菜不僅好吃,同時還兼具有補虛養身、補陽調理等功效。”

“大人,您再嘗嘗這個大煮干絲。大人,您別看這道菜看似容易,其實它并不簡單。”

“怎么,這不就是簡單的水煮豆腐干絲嘛,有啥不簡單的。”

“大人,這乃是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此菜,鮮香撲鼻,火腿的鮮味滲入到極細的豆腐干絲中,絲絲入扣,然而還不見一滴油花,沒有一毫的豆腥,乃是膾不厭細的代表之作啊!您嘗一口就知道了。”

“嗯,此菜果真是極好的。”

半個時辰之后,吃飽喝足的龐帥便離開了酒樓,繼續在揚州城晃悠。

同時,有人在揚州城購買了大量糧食的消息不脛而走,各方鬼魅頓時蠢蠢欲動,派出人馬到處打聽具體細節。

“將軍,咱們買糧的消息滿城傳開了。”

“傳開了好啊,新兵們是時候見見血了。怎么樣,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那就好,走,跟我去看看瘦西湖,見識見識揚州瘦馬!”

“將軍,夫人那邊?”

“額,泛舟游湖即可,走走,不要在意那些細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灵寿县| 饶阳县| 阿克陶县| 日土县| 长岭县| 葵青区| 台前县| 高尔夫| 潍坊市| 奇台县| 恩平市| 丰宁| 体育| 金溪县| 深泽县| 杭锦旗| 鹤峰县| 石泉县| 平南县| 台北市| 临漳县| 昌黎县| 迁西县| 阿图什市| 平利县| 河源市| 天镇县| 玉屏| 三台县| 新郑市| 广灵县| 崇左市| 芜湖市| 伊吾县| 汝州市| 珲春市| 沧州市| 罗江县| 北川|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