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回家探親

天啟五年正月初三,威海衛軍營內,第一批得到輪休年假的一千名士兵紛紛穿著嶄新的大紅色冬禮服,背著背包,手里還提著大包小包的行禮準備離開軍營回家探親。

隨著眾人除了軍營,只見在軍營門口,他們看見了停在軍營門口的一百輛威海衛特有的四輪馬車,這就是部隊特意為休假回家的士兵們準備的馬車,一輛車不僅能運送十名人員,還能運送他們攜帶的所有行禮。

看著馬車前早已準備好的路線圖和所途經的地域規劃圖,一眾士兵紛紛行動起來,尋找途經自己家門口的馬車。

“老李、老何,咱們一周后再見。”一名士兵找到自己要坐的那輛馬車后,把行李先放上馬車后轉身揮手與自己的戰友道別。

得益于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優勢,再結合各地情報司暗探的情報匯總,龐帥就知道最近山東一段時間內會如同歷史上一樣基本沒什么戰事,所以就決定讓部隊趁機輪番放假回家過年,讓一年多沒回過家的士兵們好好的在家里陪陪家人。

等士兵告別戰友,上了馬車后,才發現自己是這輛馬車的最后一名乘客。

“兄弟,貴姓?家是哪里的?”車上一位年齡比所有人都大的士兵問道。

“我呀,姓黃,叫黃二柱。老家登州黃縣的,你們呢?”

“我叫陳大力,威海衛陳家村的?!眴栐挼氖勘詧蠹议T。

“我叫牛壯,他叫牛春,他叫李旦,我們三個都是牛家寨的?!?

“我叫王四,老家以前是遼東的,現在家人都在金山左衛?!?

“我叫……”

隨著陳大力開口,車上的其余八人也各自報家門。

“看來,咱們這輛車上就我最遠啊!你們也都是去年應募當的兵嗎?”

“是的,俺是去年年后當的兵?!?

“俺也是前年年后?!?

“俺是去年二月來的,俺記得可清楚咧!要不是咱們將軍招兵,俺當時可就差點凍死在路邊去見閻王了?!?

“是呀,要不是咱將軍招兵,俺也是……”

隨著話匣子的打開,車上的十個隸屬于不同部隊的士兵也不再陌生,紛紛張開嘴拉起家常來。

“哎,對了,黃二柱,你怎么還沒把你的家人從黃縣接過來??!”

“是呀,二柱,俺記得去年夏天的時候,龐將軍不是下發了有關軍屬移民的政策嘛。我記得政策里讓軍隊免費幫助士兵把家屬接到威海衛來,而且每一戶都還會補貼十畝土地和十兩銀子,來了當場兌現,你們家人怎么沒來啊?”

“唉,長官們不知勸了俺爹多少次,我也寫了不少信??墒前车看味颊f故土難離,不想因為那些地和銀子就丟了祖宗的根?!?

“是呀,當初為了接俺爹跟俺娘來威海衛,長官和俺可沒少磨嘴皮子?!?

“嗯,俺家也是?!?

“咱們將軍那可真是大善人,要不是將軍,我們這些遼東流民還不知道要餓死和凍死多少?!边|東移民王四感慨到。

“那可不,全家搬過來就是好??!咱們將軍可真是心善,除了每家該納的糧稅,沒有一點其它苛捐雜稅。”

“是呀,還有適齡孩童上學政策。每家每戶的小孩到了入學年齡必須送到學校去,前三年免費,后三年收費。不過這學費收的也不高,只收課本費和老師的辛苦費,價格很是公道合理。不說別的,就為了孩子上學這事,俺爹逢人就夸咱們將軍是活菩薩在世,功德活佛轉世?!?

“是呀,還有這肉罐頭,雖然咱們當兵的都快吃吐了,但是老百姓們以前可是很少能吃的上肉的。你們再看看現在,不說天天能吃上肉吧,但是只要不是懶漢,每家每戶坑定至少能一周吃上一次肉罐頭。”

“那可不,自打從遼東逃難開始,我們這些流民就沒吃上過一頓飽飯。可是到了將軍麾下,我們不僅有了房有了地,甚至還能一日三餐,每個周末都能有肉吃。你們我不知道,反正我們遼東過來當兵的是把命交給了將軍。哪怕是將軍造反,我們也會豁出命去替將軍搏前程?!笨淦瘕嫀泚?,王四這個士兵連禁忌都敢說。

“誰說不是呢,這世界上可沒有第二個能為咱們這些下人著想的人了。”

“要我說,咱們將軍就該早點帶軍北上,掀了他老朱家的臺子。”

“說的對,咱們威海衛兵多將廣,火器犀利,早該……”

“咳咳,你們呀,就替將軍多積點口德吧,別給將軍惹禍了。有些事,在心里明白就好,別說出來,知道嗎?”年長的陳大力看著眾人逐漸的情緒高漲,說的越來越口無遮攔,連忙出口打住。

“唉?對了,你們剛領的銀幣和之前的銀幣都存起來了,還是換成碎銀子了?”看著大家伙都平復下來之后,陳大力趁機換了個話題。

“換?留著花唄!換成碎銀子干啥!不方便?!?

“就是,帶著花就行,換成碎銀子太不方便了?!?

“這銀幣在別的地方能用嗎?”

“你說呢,這銀幣又不是假的,也是用真銀子做的,還能花不出去不成?!?

“聽說現在在外省,咱們的銀幣也能流通,而且一個銀幣在某些地方能值一兩三錢呢。”

“要我說,咱們的銀幣那是真好,都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既好看又方便,最重要的是,含銀量足啊!”

“是呀,現在的官制銀含銀量都沒咱們的銀幣含銀量足,就更別提那些個碎銀子了。”

這些士兵嘴里提到的銀幣,是龐帥下半年剛剛弄出來的玩意。一開始是為了發軍餉方便,主要是為了讓士兵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發到手里的軍餉有多實在。后來發現在民間流通起來也很受歡迎,所以干脆在就自己的領地內把百姓手中各式各樣的銀子全部給換成了統一樣式和規格的銀幣,不再使用含量不統一的碎銀子。

不過說起來,銀幣在明朝時也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大約在萬歷(1573年-1620年)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就通過海貿流入了中國,不過主要在沿海地區流通,內地不怎么使用。

提到軍餉,作者就先說說明朝士兵的軍餉,在明初時,士兵的軍餉主要是糧食和鹽,可以折現成銀子,大概在每月五錢銀子左右。

到了明英宗時期,由于軍戶大量逃亡,明朝開始使用募兵制,自愿募兵的對象是大明全體百姓,抽選募兵的對象則是軍戶,最初募兵的待遇是發給銀二兩,布二匹作為獎勵,后改為自愿參與募兵的發給白銀五兩作為安家費,免掉其家庭五石稅糧,額外免除家庭兩人徭役。被抽中募兵的則發給白銀三兩五錢,額外免除家庭一人徭役。

明武宗時期,募兵標準又發生了變化,安家費下降為三兩,但被募得的軍士可以支取月糧,標準為米一石。

而明世宗時期,戚家軍一年的軍餉標準大概在十八兩白銀左右。

明穆宗至明神宗時期,募兵費用的標準再次上調,募軍每人發放三兩銀子的安家費,入伍后還可以支取每月一兩二錢到五錢的月糧。

至天啟帝時期,遼東諸軍每月的軍餉大約在二兩上下,而貴州、四川等客軍地進入遼東作戰時,每月的軍餉標準在三兩左右。

當然,至于發到士兵手里的實餉到底有多少,就很難說了。因為明代自中期起,士兵每逢發餉時,各級將官都會從里面抽成,普通士兵能到手一半餉銀就算是燒了高香了,要想掙錢,都得想法子靠外快養家糊口。

所以,不難看出,在明朝中期以后,當普通的大頭兵掙錢是真的不易。

所以,龐帥搞出含銀量十足的銀幣來,讓人可以很直觀的對比其他軍隊士兵到手的餉銀,二者簡單一比較,就會發現誰手里的銀子更值錢。

而龐帥為了省事,把手里的各種各樣的碎銀子全部都融了以后再去其雜質,便按照著袁大頭的銀元樣式重新鑄印成銀幣。

龐帥鑄印的一枚標準的銀幣含純銀九錢二分,而袁大頭的主幣是1元銀元,其重量是庫平純銀6錢4分零8毫(6.408錢),材質是銀占89%,銅占10%,錫占1%,一枚成品銀元的重量是7錢2分,兩者相比,龐帥的銀幣還算是挺良心。銀幣前面印有火槍和軍刀相互交叉的圖像,后面則是一幅飛龍戲珠的圖案,該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為啥不把銀幣設計成具有龐帥勢力或者大明樣式的樣子?龐帥表示自己可沒瘋,私自鑄錢可是要殺頭滴。另外,這些銀幣都是從倭寇那里繳獲的錢財,和龐帥一點關系都沒有。反正銀幣不是五兩以上的官制銀,重量在五兩以下,銀幣就當碎銀子花可不犯法。

隨著銀幣的鑄成,龐帥麾下列兵們(新兵或者服役不滿一年)的軍餉為每月兩個銀幣,過年時會額外在發放兩個銀幣,這些是基本工資。而隨著軍階和軍齡的提升,銀幣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而作戰時,還會有各種津貼,作戰時表現突出并獲得戰功者,獎勵更是多多。

就這樣,眾人一路閑聊一路排解寂寞的趕路。等馬車出了龐帥的勢力范圍后,官道也變得難走起來,車上此時也就剩下兩名車夫和家在黃縣的黃二柱。

到第二日上午,路況差的讓馬車實在是不能再前進后,黃二柱便帶好自己的行禮下車和兩名車夫揮手告別后,開始步行朝家里走去。

萬幸,回家也就還有步行半個小時的路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东乌珠穆沁旗| 沛县| 岳池县| 泰来县| 米泉市| 遂宁市| 外汇| 射洪县| 黄大仙区| 岳阳县| 崇文区| 于都县| 旬邑县| 太原市| 休宁县| 雷州市| 温泉县| 社会| 大港区| 琼中| 长阳| 寿阳县| 辽阳县| 和林格尔县| 马龙县| 申扎县| 台南市| 阿瓦提县| 儋州市| 新津县| 大邑县| 麻城市| 侯马市| 民丰县| 会东县| 泰宁县| 饶河县| 澎湖县| 大石桥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