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6章 軍工建設

如薰亦能詩,士趨之若鶩,賓座常滿……選自《明史·蕭如薰傳》。

何為趨之若鶩?通俗點說就是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常用來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些事物或者某些人。

話說,自打魏忠賢披著天啟帝的虎皮開始全國收稅后,這位九千歲外派出京坐鎮各地收稅的大小太監就如脫了韁的野狗似的撒開了歡。唯獨在山東境內,外派的這些個太監們卻是趨之若鶩的往某個人府上跑,那叫一個勤快,那場面,那是相當的熱鬧啊。

天啟六年三月中旬,就在龐帥剛回到威海衛的老窩準備看看自家的兵工廠發展的如何了的時候,朝廷剛剛外派到山東收商稅礦稅的大小太監們便似野狗聞著那啥味了似的紛紛跑到威海衛,有的是來攀關系找投靠的、有的是來協商開礦合作的,有的是來進貨做買賣的,有的是來......總之,沒有一個是來找不痛快的。

“他奶奶滴,這群太監還真把咱們當成閹黨了,這么明目張膽的上門拉關系,這可讓咱們以后怎么出門見人啊?”威海衛都指揮使衙門里,又剛剛送走了幾位攜手上門拜會的太監后,龐帥很是郁悶。

也不能怪太監們,畢竟九千歲有言在先,去山東收稅要找山東東路參將商量,稅收的工作要配合著龐帥招兵與練兵的工作一塊開展。

不過,影響太監們主動上門找龐帥合作的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利益驅使。有些事,大BOSS九千歲不知道,但是,手底下掌權的太監們卻知道的是,近幾年在大明最賺錢的商品(肥皂、鏡子、琉璃釀等)供應商和山東大部分的煤礦鐵礦(就是他們收了龐帥的好處才把礦給了龐帥)的幕后老板就是龐帥。所以,外派到山東的這些九千歲的大小干兒子們想要在山東收稅和發財,還真是要和龐帥這個地頭蛇商量商量。不然,收個屁的稅!

“將軍,不妨事的。反正清流們早就把咱們劃到閹黨的陣營了,名聲早就臭了。”都指揮使衙門大堂里,坐在龐帥下首一側,負責坐鎮威海衛的指揮僉事石磊沒心沒肺的說道。

“石兄,慎言。”

“慎個屁!老石說得對,是我自己著相了。”

“將軍,老話說的好,大樹底下好乘涼,既然這些太監自己懂事,那咱們以后在山東做事可就省了不少事了,有這些個太監們幫襯,咱們日后在山東的布局可就快的多了。至于名聲這玩意,以后路還長著呢,洗白的辦法有的是。再說了,以后信王上位,他也得有能力動咱們才行不是?”僉事王在先接茬道。

“老王,慎言的應該是你才對啊!”

“嘿,我說的是事實,有啥好顧忌的?”

“廢話,天啟可還沒嗝屁呢!”

“好了,不提這些了,咱們也該去辦正事了。龐勇,都準備好了嗎?”

“回將軍,都準備好了。”

“好,那咱們就走吧,一起去看看咱們的兵工廠。”說著話,龐帥便招呼著府衙大堂里心腹手下出了府衙,一起騎著馬往威海衛衛城的北方而去。

騎行了約有一刻鐘后,龐帥一行人便來到了目的地,位于威海衛東北方向的威海衛兵工廠。

“來者何人?下馬止步!”

就在龐帥一行人來到距離兵工廠大門約五十米遠的一處前設檢查站時,負責帶隊守在此處的一名小旗官便開口喝阻道。與此同時,小旗官手下的十名手下也紛紛舉起了自己手中的鋼弩對準了龐帥等一行人馬。

“吁!自己人,這是證件。”看著舉起弩箭的守衛,隊伍最前方的侍衛連忙勒停胯下戰馬,用右手從側兜里拿出證件高高舉起示意自己沒有惡意后,才下馬快步走到小旗官身前遞交了證件供其勘驗。

接過侍衛手中的證件,仔細核對驗證完手中的證件沒有問題后,小旗官便把證件還給了侍衛并向其行了個軍禮以示認同。

“身份驗證無誤,放行!”

聽到小旗官的命令后,四名站在拒馬后面的守衛放下了手中的鋼弩后,上前幾步搬開了橫放在檢查站出入口處的兩座據馬,剩下的六人則并未放松警惕,手中的鋼弩也就是略微往下壓了壓,不再水平的直對著眾人罷了。

過了檢查站,繼續前行到了兵工廠正門再次勘驗了一份身份后,龐帥一行人才得以進入兵工廠。

到了兵工廠后,龐帥也不啰嗦,直接讓兵工廠的負責人,原威海衛知事于成林帶著自己及一眾手下在兵工廠里逛了起來。

龐帥哪來的兵工廠設備呢?之前說過,龐帥是帶著克隆人和部分星際時代的物資(你們說算不算金手指)來的。其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放在兵工廠里的兩臺便宜的太陽能多功能制造中心。

多功能制造中心高不高級?先進不先進?能不能直接用來造槍造炮?

答案是不能!

驚不驚悚?意不意外?

撇開前頭的便宜二字不說,就功用上來說,多功能制造中心只是一個單獨的制造單元,而不是一條設備齊全的生產線。不過它雖然不能直接用來造槍造炮,但是它可以制造出用來生產槍炮的設備(例如車床、鏜床、鉆孔機等等)。當然,受限于合格的鋼鐵產能和穩定的能源供應,這兩臺便宜的多功能制造中心并不能持續不斷的制造生產各種龐帥想要的東西。

“將軍,經過多次擴建和改造,威海衛兵工廠現在占地約1200畝地,擁有3607名工人。兵工廠內建有鋼鐵廠、機器制造廠、槍廠、炮廠、槍彈廠、炮彈廠、炮架廠和火藥廠等武器制造廠。”

“規模不小啊!兵工廠內的這些工人都可靠嗎?”

“回將軍,這些工人有一半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另外一半則是已經摸清了底細的的移民。”

“鋼鐵廠的產能怎么樣?”,對于被稱為工業骨骼的鋼鐵,龐帥還是很關心的。

“回將軍,現在鋼鐵廠的生鐵月產量為1萬噸,鋼鐵的月產量為1萬噸。”(以前在某個貼吧看過一位大神結合了明史卷八一食貨五和明實錄的部分資料,換算出嘉靖年的鋼鐵年產量約在16萬噸左右,而1806年英國的鋼鐵年產量也才在25萬噸左右。雖然不一定準,但是可以借用參考一下。)

“這些產量能滿足兵器的生產嗎?”

“只要將軍現在不爆兵,暫時夠用。”

“哐!哐!呲!哐!咔!”

“嚯,這玩意動靜可真大!”順著哐哐聲傳來的方向看去,幾臺大型設備正在做上上下下的往復運動。

呃,應該是垂直往復運動。

“將軍,您看!這就是咱們用來鍛造盔甲的鍛壓機,只要蒸汽機動力充足,五個呼吸的功夫就能鍛壓出一副3mm的步兵胸甲或者6mm的騎兵胸甲!”于成林說著耳邊傳來的聲音指著由蒸汽機提供動力正在鍛造胸甲的鍛壓機對著龐帥等人說道。

3mm的步兵胸甲就不說了,6mm的騎兵胸甲在這個時代雖然不能當防彈衣用,但是防御刀劍槍箭卻不成問題。要知道,普法戰爭時期的法國防彈胸甲厚度也就在6~7mm左右。至于普魯士,則流傳著胸甲可以硬扛夏塞波步槍射擊的傳說。

“臥槽,速度這么快!”

“有這個東西在,以后暴兵根本不怕沒甲胄穿啊!”

“以后每人一副甲不是夢啊!”

“好了,咱們還是去看看火炮廠吧,在火槍火炮面前,再厚的甲胄也難逃被擊穿炸碎的命運。”對于甲胄,龐帥并不怎么用心,深知未來武器發展方向的他明白,橫掃天下靠的還是槍快炮利,十七世紀的甲胄在熱武器面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的存在。

至于用什么設備,并如何制造火槍和火炮,作者就不在這里一一細說了。一是害怕被河蟹大神制裁,二是百度上就能搜到,既有圖文也有視頻,作者還是覺的有需求的讀者可以自行去探索學習。

“老于啊,現在兵工廠的具體產能有統計嗎?”走馬觀花般看了個寂寞后,龐帥想知道兵工廠內具體的生產情況。

“回將軍,有!因為部分原材料的限制和兵工廠生產重點放在火槍和火炮上的原因,現在兵工廠可月產鐵盔一千頂、重甲(傳統甲胄)一百套、棉甲五百套、胸甲五百套、弓三百張、羽箭一萬根、鋼弩一百張、弩箭一萬根、馬刀五百柄、倭刀五百柄、腰刀五百柄、槍頭五百個、鐵盾一百面、米尼槍一千支、輪燧槍五百支、轉管機槍十挺、六磅炮十門、十二磅炮二十門、二十四磅炮十六門、三十二磅炮八門、六十八磅炮一門、定裝彈藥十萬發、實心彈一萬枚、開花彈一千枚。”

“現在武器庫存儲備的怎么樣了?”

“庫存鐵盔五千頂、重甲一千套、棉甲五千套、步兵胸甲一千套、騎兵胸甲一千套、弓一千張、羽箭一萬根、弩一千張、弩箭兩萬根、馬刀兩千柄、倭刀兩千柄、腰刀兩千柄、槍頭兩千個、鐵盾一千面、米尼槍五千支、輪燧槍一千支、轉管機槍十挺、六磅炮三十門、十二磅炮十門、二十四磅炮十門、三十二磅炮五門、六十八磅炮三門、定裝彈藥十萬發、實心彈一萬枚、開花彈兩千枚。”

“火炮儲備的有點少啊?”

“火炮儲備少是因為現在造船廠的火炮需求量很大,所以火炮生產出來后就直接交付給造船廠了。”

“你們說,咱們是不是該讓新兵們見見血了?”感覺自己的家底頗為豐厚后,龐帥便有了一些想法。

“將軍,您這是又想禍害誰了?”

“西班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白城市| 石屏县| 体育| 凉城县| 蓬莱市| 鹤岗市| 拜城县| 深水埗区| 五家渠市| 荥经县| 偏关县| 军事| 商河县| 来安县| 沙湾县| 民县| 禄劝| 德庆县| 民乐县| 徐州市| 眉山市| 荃湾区| 达日县| 阳曲县| 五原县| 周宁县| 仪陇县| 旬阳县| 繁峙县| 东丰县| 来安县| 建宁县| 佛山市| 阳西县| 凤冈县| 曲沃县| 宁夏| 满洲里市| 平陆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