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紫光——乙003(2)
郭三日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關于這件事上他感覺不可能再通過新聞報道獲得什么有用的信息了,不如自己查閱一下古籍,看看歷史上有沒有更多相關的記載。在經歷了這么多事后郭三日認識到,一件事情往往時間隔得越久反而看得更清楚,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常常因為各種干擾,普通人很難知道事實真相。
在郭三日這不大的房間里,唯一算的上富足的,就是四周書架上擺滿的書。這其中的絕大部分來源于郭三日用那算不上豐厚的積蓄購買的,還有一少部分是人們“投其所好”送給他的。現在的書有時候對于人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如雞肋一樣,不知道如何處置,這時認識郭三日的人就會想起他,尤其是他那如獲至寶,真心誠意的感謝,讓大多數人很受用。就這樣日積月累,很多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書,就都匯集到了郭三日這,而且他還常常用得上,并未讓其荒廢。就如今天他在本關于古代天象記載的書上,發現了大量關于天空中閃光物體的記述,而且其中不乏古今名人,如家喻戶曉的宋代詩人蘇東坡就有過一次和郭三日相近的經歷,并為此創作了一首詩,詩文是這樣描述的: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冷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可見在沒有飛機之前的古代天空中,就出現過這種奇異的光,而且還非個例,這樣的事情,幾乎在各朝各代的史書上,都有詳細的記載。只可惜沒有一本專門記錄此事的專著,郭三日內心正為此惆悵,無心的拿起了一本名為《夢憶》的古裝書。這本書他從來沒注意過,也忘了什么時候放到自己書架上的,作者的名字頗為古怪“冘守活”,冘這個姓真是太少見了。郭三日好奇的翻開了書皮兒,只見上面記錄著古代歷朝歷代有關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與他以往看的書有很大不同,全書條目眾多,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其中竟有一章專門用來講述古代天空出現的各種奇異現象,上面對時間地點和整個事件細節的描述非常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