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世界的盡頭——甲008(6)
老者聽郭三日講完自己的經歷后非常滿意,點頭道:“有些事我并不能給你答案,但人類其實并不很了解自身,大多數只會看到現狀,做過的和能做的大多都看不見了,所以我可以幫你看到一些東西,但能看懂多少和理解到多少就在你自己了。”說完起身在案幾上取出了一本小冊子,遞到郭三日手中:“如果愿意的話,今晚可在正殿守夜。”這對一個香客來說,能在正殿代修行人守夜是一件很榮耀的事,而守夜香客是否得到長者的開啟,就要看每個人的機緣了。聽長老這么說,郭三日當然立刻就答應了。他在上山時還在想,這個時間過來要回原來的酒店就太晚了,不如在附近住一宿,沒想到的是竟有這個機緣,有幸留下守夜。郭三日拜謝后退了出來,由來時的那個“小和尚”帶到了正殿,殿后的墻邊有一個只有單人床一半寬的矮床,是留給值守的修行人坐著休息的,當然你如果不嫌窄的話也可以趴著。殿內的粘土板,就是郭三日進來時以為是“碑文”的那幾塊石板是用來參看的,但不能離的太近,更不要用手觸碰,如果有什么觸犯的話,對修行的人來說就是大不敬之罪,對自身的影響很大……。“小和尚”交代過這些事情后就轉身離開了。過了不大一會兒,有人送來了一份晚飯,出去時關上了殿門。郭三日簡單的用過后,拿出了那本小冊子翻了翻,頁數不多,只有十幾頁,材質倒很厚,像是一種動物的皮革,上面的文字都是人工手抄的,想必不止這一份,但應該也不會很多。著寫的內容有點像一本詞典,都是一些符號的解釋,郭三日這人天資不算笨,尤其對一些奇怪的東西悟性甚高,他看著這些奇形怪狀的符號,感覺似曾相識,仔細想了一下,突然想起了這不正是殿前那幾塊粘土板上的“文字”嘛。整個人馬上從矮床上跳了下來繞到前殿,蹲在粘土板前,拿著小冊子專心的研究起來。這看似復雜的符號,其實自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是相比現在的幾種通用文字結構更為復雜,比如同一字,它可能根據幾種不同的語境,在外面加上不同的符號,表達了幾種不同層次的含義。這種復雜的結構看似繁瑣,但卻有一個好處,就是絕不會有歧義的產生,他可以把每一件事情及狀態描述的極其準確。也正是這樣卻給郭三日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比如一些話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語言,是相同的一句,但你若細心分辨的話,就會發現,他要表達的是幾種不同的意思,因此郭三日在大體了解了這種文字的結構后,先粗淺的翻譯了一遍,之后再一句一句的詳加確認。時間不覺的過去了五六個小時,這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海風還在陣陣吹著,外面也有了些涼意,但殿內蹲在粘土板前的郭三日滿腦門都是豆大的汗珠,他雖然對這復雜的文字還不能很準確的翻譯,但已大體上知道了這幾塊粘土板上記錄的事情,一個神秘的世界展現在了郭三日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