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殷商遺物——甲006(4)
兩個人對坐在一個碩大的木碗旁,相默無語。商王目視遠方,仿佛這靜幻之地,并沒有對他心神有多少影響,心中所想,腦中所視,皆為他的萬民呼應和鐵馬奔騰。而郭三日也感覺到從他身上散發出的陣陣霸氣,這哪是一個千古昏君,分明是一代千古帝王的氣勢啊!又過良久,郭三日微頷首道:“大王認為天下該如何收服”。這句話問得有些悲壯,因為他知道以不可能,但此時這問題卻正中商王帝辛的下懷:“天下除我中原九州外,西北有羌敵,東南有蠻夷。固我本族眾,弱各城邦貴族,貴族雖為天恩皆為本王之眾,選貴族之首者安西北眾羌敵,本王率族中眾壯士南下,收服蠻夷,到時天下一族再無戰事。”這些話說的人熱血沸騰,但越這樣郭三日內心越不忍,人啊再強大在命運面前都太過渺小。他不僅感傷,眼睛微紅,心想不如讓商王多思族民少思天下,可能到兵敗之時內心也會好過很多,進而言道:“大王可知,各族人萬眾并不愿死在戰場,在他們心中那沒有意義”。沒想到此話一出,商王帝辛像看怪物一樣看他:“他們認為沒有意義?他們是誰,他們又有什么選擇,難道因為一個盤子或一點食物被主人用鞭子活活打死更有意義,無過為士有過為奴,士奴皆可上戰場,不上戰場的百姓供養上戰場的壯士們,待天下一族時萬眾太平。本王的大計為何要受他們的左右,他們的想法本王為何又要在意,吾以嚴修律法,到時無人無漏洞可專,‘大祭司’若是勞累了,可先送本王回去,改日再談”。
郭三日忘了商朝時期還為奴隸制,除了少數貴族外,大多數人是沒有個人的權力的,而商王稱他為“大祭司”,顯然是因為這碗。這本為祭天之圣物,本應只有商王和大祭司才可持有,他又認準郭三日是上天派來代表萬民與他交談的,還創造出了這幻境,在其眼中當然就是“大祭司”了。想到這郭三日如醍醐灌頂,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逾越,商王即使在心懷大略也脫離不了這個時代,便道:“大王可敬天地!”,商王正色凝視著郭三日,心中猜測此人必代表上天有話于自己說,點頭道:“敬天地,但不縟繁節,過多的縟禮煩儀對天地無意,天地有天地當為之事,本王有本王要做的”。這幾句話說的郭三日不由得心中佩服,只這幾句話就不枉商王朝這幾百年的統治,可天道難違啊,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