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殷商遺物——甲006
這天傍晚郭三日出來巡視,無意中就來到了園區的東北角。這一大片還沒有開發,只有幾條附近村民上下班為了圖方便踩出的小道。圍欄那邊就是自然林區,郭三日過來也就是順便看看,其實沒啥可查的。就在他轉身準備回去時,前面雜草叢中一撮撮的黃土往外飛出,上面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土包,挖土的人已被擋住了大半,只剩一個腦袋一閃一閃的上下浮動,如果不是這土包有點高,那腦袋上下起落太快,郭三日還以為是田鼠一類的動物在挖洞呢。“好啊,這太陽剛下去,你就出來了,夠勤快的啊!”,郭三日以為是有人在私自下葬,翻過護欄就走了過去。這一片雖然還沒有開發,但已經是有主的,不能誰來了隨便就埋一個,那不成亂墳崗子了嘛,以后領導看見了,自己不是也有責任。再一個,萬一哪天開發到這都給挖出來了,對您本家也不好啊。他一邊琢磨著,一邊走到了那人面前,用電筒晃了晃他,大聲喊了一句:“出來”。那人挖的太專心了,根本沒聽到有人走過來,突然這么一聲,嚇得整個人差點跳了起來,一不小心從腰間滑落一個藍布包,看大小只有一個盤子大,應該不是用來安放逝者的。在看這人挖的坑,一米多見方,已有近一人深,很奇怪他剛剛是怎么那么快往上拋土的,帶著一臉疑惑,郭三日問道:“你在做什么?”,又晃了晃那藍布包:“是啥?”。那人被郭三日方才那一嗓子,已經嚇出了一身冷汗,現在又被他拿著電筒站在大土包頂,高高在上的問話,這氣勢上就輸了大半。再說,也確實是他大晚上的跑到人家這里挖土,現在讓人家發現,還哪來的硬氣勁兒。忙爬了上來,哈著腰,湊著臉和郭三日說:“大哥,我就是來取點自家東西”。郭三日看著他那一臉的皺紋,差點沒哭,估計這位怎么的也得40左右歲了,自己才20多歲,這大哥叫的心里不是滋味兒啊。但人家畢竟是客氣,俗話說的好,“抬手不打笑臉人”,也就沒在意,問他是取什么東西,怎么找到這的。那人也倒痛快,前前后后的把事情和他說了一遍。
原來他家就在附近住,祖上留下不少東西,但他家有個規矩,就是東西不用時都埋在地底下,不在家里放著,怕引來麻煩。郭三日還真挺佩服這家人的智慧。這批東西按他說法,是他父親帶他多年前埋在這的,這里原本只是一片林子,但后來就新建了郭三日他們這個墓園,整個一片都規劃了進去,于是他就想先取出來比較保險些。郭三日聽完心思了一會兒,感覺他說的挺合情理,再說,這一片也確實沒有什么值得偷的,就準備再問問他的詳細情況,沒什么問題的話,他其實也懶得管這些閑事。可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一看郭三日在那猶猶豫豫的不說話,以為要難為他,就順手把剛剛腰間掉的那個藍布包打開了,一個木雕的海口大腕出現在了郭三日面前。要說這木碗,還真有點不簡單。一般這種實用器件,雕工都比較淺,圖案也不會太復雜,大多只帶幾個字或是配花。而眼前這個大碗,上面用的竟是深浮雕,圖案也很復雜,百花纏枝的主圖兩兩一組,配以饕餮紋和云雷紋。每兩組圖案間,陰線涂朱,陽面涂黑,外沿呈白,顏色斑斕,碗內則為朱漆素面,頗為大氣。郭三日半懂不懂的在這看呢,那人臉上卻有了笑意,把大碗往他面前一推,說:“您要是喜歡就收下,家里東西多不差這一件兩件的,也為大晚上的在這里挖土沒事先和您說一聲陪個不是,這事您也別給我往外說,小門小戶的不愛張揚。”郭三日心里明白,以前老百姓生活不容易,有個啥起眼點的東西,都當寶,東藏XZ的,有時候藏的自己都找不到。這個木碗應該不值啥錢,但圖案他倒是挺喜歡,不過也還要問問人家是不是急用,別為了面子給了自己,到時候用著舍手。沒想到那人堅持著說這碗對他沒啥用,只是順便一起都取了出來。鄉村人都樸實,如果不收的話,想必對方心里也不踏實,想到這郭三日也不再推辭,一手提溜過碗就往回走,那人還好心的提醒他天黑了注意些。郭三日這人啊,還真就是傻人傻福,心無害人之心,不遭傷身之事,悠悠逛逛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