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仔細瞄了一下黃繼海的眼神,讀心術窺測下,發現他居然沒有在玩心眼,村委這次是真的打算還錢了。
這很叫張揚意外。
張揚還是忍不住懷疑:“你說真的還是假的?”
黃繼海回道:“還不是你小子出的鬼主意,說要上訪舉報,嚇的他們哪個還敢動這份錢,這學校是真建了沒人來任教的,只會浪費,與其到時候被你們兩個兔崽子整的下馬,倒不如現在來個眼不見為凈。”
張揚皺眉道:“村里就真的不能組織建一所小學嗎?”
黃繼海坐下來,語重心長道:“我問你,咱們村現在適齡入學的小孩有多少?”
“有二十多個吧,具體我得去問問才清楚。”
“那不就得了,連一個班級都湊不齊,你還指望辦什么學校,就算打了報告上去,委派教師來,你叫人家怎么教,班不成班,根本就沒法仔細教,還不如把這些孩子送到鎮上學校去。”
陳三寶立馬道:“鎮上多遠啊,你忍心看著孩子每天跑上幾公里山路。”
黃繼海說道:“那你說咋弄好?要不這樣吧,這捐的錢咱們不建小學了,咱們買個大巴,專程上下班接送孩子讀書咋樣?”
張揚和陳三寶對視一眼,這個法子好。
陳三寶再道:“我看也不用專門買個大巴,就去包個大巴,專門做校車,每年包車的費用就從這里面扣除。”
張揚也贊同道:“這樣好,這樣上下學,有專車接送,孩子們讀書不用跑山路辛苦了。”
黃繼海擔憂道:“弄個校車接送好是好,就怕有些家長不放心。”
張揚立馬道:“那就買保險,讓他們安心。”
“買啥保險?”黃繼海問道。
張揚解釋道:“意外保險,如果路上出了任何意外,保險全賠,孩子要是傷了磕了,都有保險來負責,家長應該都安心了吧。”
黃繼海尋思了一下,點頭道:“行,那我去和村委談。”
黃繼海拄拐出門去了。
傍晚,黃繼海來張家答復了:“村里同意弄個車專門接送孩子上下學,不過保險得孩子家長出,村里不出。”
張揚臉頓時黑了下來。
王桂芝罵道:“心黑的狗東西,這點錢都摳。”
張富貴沖黃繼海埋怨道:“黃老,你也不想想,包個車能花幾個錢,村委可能沒想過包車接送孩子上學嗎,可是為什么一直沒有落成,無非就是舍不得掏錢嘛,你居然還幫著他們省錢,你也不怕回頭他們再省錢,包個破車來接送孩子,你孫子也在鎮上念書吧,你就不怕這破車半路拋錨,翻山溝里去。”
黃繼海被說的老臉有些掛不住。
張揚忍著耐性道:“不然讓村委把我和三寶捐的錢都退了吧,我們兩個一道承包一個大巴,我們自己給孩子買保險,哼,我還就不信了,能用得著五十萬這么多。”
黃繼海急忙說道:“別這樣,鬧翻了大家臉上不好看,張揚,你要考慮村委的難處,這包車還好說,可你別忘了,這孩子只會越生越多,每年孩子都要上保險,這對村委是個不小的負擔,你和三寶捐的那點錢,根本就不夠看的,估摸兩年后就見底了,到時候這錢誰來負擔,你來嗎?”
張揚哼道:“兩年后的事情兩年后再說,總之我們捐的錢,你們一分也不許胡來,你們要敢胡來,三寶立馬上訪去。”
“別別,我怕你了,我明天就去村委說,讓村里給孩子買保險,這總可以了吧。”
“還明天,現在就去。”王桂芝不客氣道。
黃繼海瞄了瞄張揚家桌上的菜肴,砸吧一下嘴,無奈起身走了。
張揚笑道:“媽,你也太摳了吧,沒瞧見黃老眼饞咱家的菜呢。”
“讓他饞去,哼,孩子念書這么大的事情,居然一點都不上心,真是個老糊涂。”
張富貴笑道:“好了,少說兩句吧,吃飯,吃飯。”
“誒。”
飯吃完了,黃繼海趕來了,老人家忙里忙外的,累的夠嗆。
張富貴問道:“村委咋說?”
“答應了,不過說了,要包車又買保險的,就夠兩三年,在這之后,要沒人繼續捐款的,就不包車了。”黃繼海氣喘吁吁回道。
張揚遞了他一杯涼茶,道:“兩年后村里都發財了,到時候也就沒你們村委什么事了,行,你去村委和他們說一下,讓他們通知一下村里有孩子的家里,讓他們去做這個好人,領人情,我呢,就不占這個功勞了,做個幕后功臣吧。”
黃繼海一愣的,張揚居然這么通情達理,把揚名的好機會給了村委。
黃繼海確認問道:“張揚,這次真不要給你揚名,這可好事啊?”
張揚癟嘴道:“揚名呢,我看不背后說我是傻子,有錢燒的慌就客氣了,算了吧,我做好人從來不留名,您老忙去吧。”
“誒,我先回去吃個飯再去。”
黃繼海匆匆走了。
王桂芝不明白了:“兒子你這是為什么不要這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張揚指出道:“媽,這要揚名在外,我就得頂著一個爛好人的名頭,以后誰家有難處了,叫捐款救濟,或者三年后再叫包車出錢,你說他們會第一個想到誰?”
王桂芝臉色一凜的,要捐款的話,肯定第一個找上自家,誰叫家里頂著個好人的名頭呢。
張揚冷笑道:“媽,他們這叫道德綁架,做一兩次好人,那是咱們自愿的,可要是以后不做了,或者做的不夠好,就會被人罵咱們為富不仁的,我可不想您二老在村里被人戳著脊梁骨被罵。”
張揚不傻,經歷了這么多,他也成長了很多。
難怪有錢人會惦記自己的錢,害怕別人惦記。
不是他們想這樣,而是有時候是迫于無奈。
就說上次帶陳三寶上山挖樹舌靈芝的事情吧。
張揚事先說好的,帶他上山一次,當天挖的好處都歸陳三寶。
這說好的事情,自然不能食言而肥,不然豈非逼自己做小人了。
再說了,張揚又不缺這一顆靈芝,他那千年竹靈芝多的是,而且這種紫靈芝價錢比樹舌靈芝這種赤色靈芝還要好很多,沒必要貪圖這么點小財。
可在村里有些人眼里,張揚就成了爛好人,白癡,二貨,背后常常議論他傻缺到家了,自己挖的寶貝,賺的錢白送給別人。
其實說這話的人,是在抱怨張揚沒帶他們發財,想著這錢怎么沒到自己口袋內,都惦記著張揚那點錢。
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人啊,自私心都有,但是吧,有些話說出來惡毒了些,讓人心里窩火。
張揚自認幫陳三寶發財沒錯,他還幫周春福,趙敏月發了財呢。
再說要沒周春福介紹來的大客戶買斷蝦種,就光靠一只只的蝦凡達慢慢賣錢,能賣到五六百萬嗎?
只怕母蝦一上市,要不了多久,市場就要被有心人給奪走了,到時候自己手里的蝦凡達就得爛在手里,變得一文不值。
賺了錢大家分,這是事先商定好的。
別人幫忙介紹來的生意,說好合伙買賣,答應別人的承諾,事后不認賬,這算什么?
做人連做起碼的的誠信都沒了,何以立足?
張揚自認不算頂聰明的人,但是自己也不傻,自己心里有如何為人處世的一桿秤。
別人看不順眼那是別有用心。
再說要不是陳三寶在劉喜在殺自己的時候,及時推開自己,現在自己只怕早就死了,人都死了,要錢還有什么用?
就光這一個天大的人情,張揚就感激他一輩子。
雖然陳三寶身上小毛病不少,還常常給自己惹禍,可人生能有幾個知心好友,得一就夠了。
人嘛,沒有十全十美的,要學會包容。
自己如今有能力了,幫他一道發家致富,為什么不可以?
自己又不是少賺什么大錢,不過是分一杯羹湯給好友而已,至于那么大驚小怪。
張揚有時候在想,要是叫村里人知道自己給趙敏月錢做謝禮,會不會被罵成超級白癡?
想想極有可能。
可他們哪里曉得張揚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