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創業經濟(entrepreneurial economy)這一概念是1984年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的,他認為,“自1970年以來,出現在美國的創業經濟已成為事實”。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創業活動的日益活躍,一大批創業企業完成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實現了大批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創造了無數的就業機會,創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我認為,以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阿里巴巴實現史上最大IPO為標志,2014年,中國開始進入了創業經濟時代。
雖然國內外有關人員對創業經濟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創業經濟學”尚未建立,與創業經濟相關的教育與培訓等工作還不成體系。最近幾年,隨著“雙創”政策的逐步推進以及國內創業經濟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一些與創業經濟相關的研究成果,解決發展理念、戰略規劃、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理論問題;創業經濟的文化建設、社會環境、體制與機制變革也需要創業經濟學的方法論作支撐;大批新的以及潛在創業者能力的提升、創業孵化服務人員的培養等,更需要有關方面的指導。
因此,盡快開展創業經濟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乃當務之急,意義重大。本書在介紹創業的世界潮、創業經濟的理論研究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創業經濟的孵化和培育,對北京市的創業經濟樣本做了指數測算和評價以及眾創空間觀察,最后從整體上描繪了我國“雙創”時代的現狀和未來。我們希望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創業經濟的測度、城市創業經濟的發展以及創業經濟的孵化、培育等方面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本書得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軟科學研究項目和北京師范大學青年教師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