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案例】
來自WTO和IMF的預測——“全球貿易將迎來第五年低速增長”
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nization,WTO)2016年4月的預測,2016年國際貿易增長將連續第五年低于趨勢線,這將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時期。WTO發布的預測顯示,預計2016年國際貿易量將僅增長2.8%,與2015年的增幅相同。但該組織表示,這一預測充滿下行風險,并著重指出,貿易量增長連續5年低于3%水平,并且與全球經濟整體增長大致同步的情況是不尋常的。WTO的經濟學家們指出:“這樣一段漫長、不間斷、緩慢但保持正數的貿易增長是前所未有的。”預測標志著WTO在2016年之前的幾年中首次沒有預測全球貿易出現反彈。它也體現了各方對全球經濟的整體憂慮。并且人們也同時普遍預期,在2016年4月的各國央行行長和財長匯聚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春季會議時,IMF將下調其對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3.4%的預測。
如許多經濟學家所說,截至2015年底國際貿易的異常模式,只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傳統經貿關系受到考驗或者已經破裂的一個例子。在之前3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隨著全球化加快,世界貿易增長速度至少兩倍于全球GDP增速,得益于中國等貿易大國的崛起以及其他因素,如貨運成本大幅下降。隨著金融危機的余波沖擊整個世界經濟,全球貿易曾在2009年崩潰,雖然2010年出現反彈。但是,自那以來貨運量只是緩慢增長,而按價值計算,2015年全球貿易出現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萎縮,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元飆升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引起的。WTO稱,根據它的計算,2015年世界貿易的總價值(按當前美元幣值計算)下降13%,從2014年的19萬億美元降至16.5萬億美元。WTO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稱,一部分問題是一系列危機導致一個又一個地區需求崩潰。亞洲經濟體在2008年爆發危機后幫助支撐了全球貿易。但隨著中國經濟降溫,2015年亞洲的貢獻顯著下降。世貿組織總干事(Director-General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Roberto Azevedo表示,貿易復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爬行保護主義”的影響,各方在緩慢設置新的貿易壁壘。但是,與以往危機過后的局面相比,這些障礙仍然遠遠沒有那么嚴重。庫普曼表示,貿易放緩的最大因素是需求停滯,而投資復蘇緩慢加劇了問題。
針對WTO和IMF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預測,事實上蘊含著這樣幾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1)應當如何從國際貿易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上來看待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
(2)為什么經濟下行會導致貿易的萎縮?經濟增長對國際貿易有哪些影響?
(3)應當如何從各國實現經濟增長以后的比較優勢、貿易分工以及貿易所得來認識國際貿易對國際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
在一般的情況下,給定一國的要素稟賦、技術以及偏好后,就可以決定該國的比較優勢、貿易分工以及貿易所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國的要素存量(Factor Stock)會發生改變,技術會取得進步,消費者偏好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進而該國的比較優勢也會隨之改變。要素的增長和技術進步(Technical Progress),既是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的原因,也是經濟增長的結果。本章討論當經濟增長時,要素稟賦是如何發生變化的,以及技術改進如何影響一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并分析小國和大國兩種情形下經濟增長對貿易與福利的影響,最后討論經濟增長、偏好變化對兩國貿易量與貿易條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