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huán)哼了一聲,徑直離去,綠瑤跟在后頭,塞了個一兩的荷包給玉環(huán),也就回來了。
寧楚格贊賞的看了眼綠瑤:“做的不錯,她沒規(guī)矩,咱卻不能為了她亂了規(guī)矩,可惜那一兩銀子了。”
綠瑤有些不好意思:“格格謬贊了。”
寧楚格掀開托盤上的紅布,看著那四個簪子,眼里閃過一絲驚艷。
一個是和田玉海棠珠翠玉簪,和田白玉雕刻成海棠模樣,白嫩溫潤,通透大方。
一個是鎏金點翠梨花簪子,因點翠制作極為繁瑣,故點翠可是極為少見的。
一個是琺瑯銀喜鵲簪子,簪子尾部呈喜鵲狀,喜鵲雕的靈動,倒也是極為好看的。
一個是白玉孔雀流蘇簪子,簪子尾部飾了一只紫玉孔雀,一串流蘇垂了下來。
綠瑤眼里也閃過明顯的驚艷:“不愧是德妃娘娘。”
寧楚格倒是喜歡那和田玉雕的海棠簪子,拿在手中把玩著:“好看是好看,可惜能戴的機會不多。”
后院的格格都收到了簪子,簪子是劉嬤嬤分的,最好的自然是留給了福晉,當然,格格們的也不算差。
“好一個福晉,明里暗里惡心人,就這么見不得我好?”李格格得了簪子自然開心,但一打聽,好啊,宋氏居然比她多一個簪子,新入府的烏蘇里格格居然都和她一樣。
簪子不算什么,但這也忒惡心了些,一個簪子而已,惡心誰呢。
這頭李格格不高興,李格格后頭住著的宋格格也不高興,她愁啊。
福晉老拿她來惡心李格格,搞得李格格如今明里暗里地針對她唉。
前院的四爺自然也知道了,他倒沒心情打聽這個,只是蘇培盛說接風洗塵的事的時候“順便”多嘴提了一句簪子的事而已。
蘇培盛表示:他就是那么記仇。
#宮廷法則第一條:永遠不要小瞧小人物#
四爺?shù)箾]什么波動,這兩年福晉做的這種蠢事還少嗎?
福晉為了讓后院鬧起來什么事都做的出來,李氏雖是直了些,卻也從沒做過什么出格事,宋氏更不必說了。
可福晉這兩年打壓她們打壓的少嗎?逮著個芝麻大的事兒就說事,想想就頭疼。
四爺輕按了按太陽穴:“去告訴福晉,就在花園里擺上一桌就是,不用請什么戲班子。”福晉一貫張揚,建府又不是什么大事,況且前頭三哥都還沒熱鬧呢。
蘇培盛小心翼翼地應了聲,退了出去。
一出來就見徒弟李喜在外頭眼巴巴地站著,蘇培盛敲了一下李喜的頭:“小兔崽子,站著偷懶啊,還不去干活。”
李喜賠笑:“這不是等師傅嗎?師傅,那位又做蠢事了?”
蘇培盛又敲了一下:“可不是,都是命好,要是個格格,指不定死了多少回了,行了行了,去給正院傳個話,就說四爺說在花園里擺上一桌,不用請什么戲班子。”
李喜苦著個臉,道:“是,師傅。”
福晉那兒得了消息,趕忙吩咐膳房準備吃食,又叫丫頭們傳話給格格們。
這頭寧楚格聞言,眼睛一亮,這么說,有好吃的了?
下一瞬又黯淡了下去,嘀咕道:“估計也沒什么好吃的,就算有,等到了早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