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吾乘?
聽到這個名字,何墨有些驚訝,他沒想到會從公孫一的口中聽見王吾乘的名字。
不過隨即憤怒就支配了何墨的大腦,冷冷的看著公孫一,問道:“他在哪兒?”
何墨并不打算去問王吾乘為什么會想殺他,他只知道公孫一不會騙他。
現在的何墨,只想把王吾乘的腦袋割下來,放到洪九的墓碑前謝罪。
“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在西夏。”
西夏?怎么又跟西夏搭上了關系?
就在何墨困惑的時候,崔公公走了出來,替公孫一解釋。
“王吾乘投靠了西夏李元昊,為的就是報仇。”
“老崔?”何墨看著崔公公,什么時候老崔跟公孫一搭上了。
似乎明白何墨的疑惑,老崔說道:“公孫大俠在追查刺客時出力頗多,宮中就派我跟他聯系。”
“宮中?”
何墨越發感覺不對,這事竟然牽扯到宮里了。
崔公公點點頭:“原本得知你被刺殺的消息,陛下就震怒不已,責令開封府限日破案。后來隨著追查,發現里面有西夏的奸細作祟,于是宮中就派我出來。”
繼續深入的內容,崔公公不好明著與何墨說,只是告訴何墨,明日前去宮中,官家自然會告訴他一些他能知道的。
“要進宮嗎?”何墨問道。
“嗯,官家也很是擔心你,特意囑咐我,等你好點了,進趟宮去讓他看看。”
何墨沒說什么話,只是空嘆了一口氣,他能好嗎?好不了了。
第二天,趙禎看見何墨的第一眼,說了句:“何愛卿,可還好?”
“勞煩官家惦記,微臣只想盡快手刃仇賊,以慰亡妻在天之靈。”
趙禎沒有接著說什么,遞了一張奏折給何墨。
翻開奏折,上面寫著的內容,觸目驚心。
……廬州王氏一族,久經商賈,魚肉鄉里,霸占田畝。于饑荒時坐地起價,兼并土地總計四千五百畝。
……王氏所為,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按律當誅。
……為敬效尤,臣附請誅其兩族。
……其兄、其弟、其子、其女,其兩族三十二口,一同皆斬。
“這是宋鑒給朕上的最后一封折子。折子里說的王氏,就是王吾乘的父親。”
趙禎這么一說,何墨頓時就明白了王吾乘為什么要殺自己。
三十二條人命,要說王吾乘不恨何墨,那何墨自己都不信。
可知道歸知道,何墨對王吾乘的恨意絲毫沒有減輕半點。
當年廬州大旱,百姓如何凄苦求活,那一幕幕慘狀都是何墨親自拍下來的。廬州城里的米商、富戶,有一個算一個,只有逃過的,沒有殺錯的。
“王吾乘僥幸逃脫,而后不知如何勾搭上了西夏韃子,你遇刺一事,其中就有西夏人作祟。”
趙禎繼續說道:“聽聞西夏軍中有一漢人軍師,名叫張元,收攏了一批漢賊。說不定王吾乘就在那張元麾下。”
什么張元不張元的,何墨才不管這么多,現在的他只想沖到西夏,殺了王吾乘。
就如何墨憎恨王吾乘一般,王吾乘同樣也憎恨何墨,甚至恨的極深。
此時的王吾乘正在前往一個地方,要去殺掉一個仇人。
…………
當初刺殺何墨的第二個刺客,其實就是王吾乘,他親自以身犯險,就是為了報仇雪恨。
可惜功敗垂成,最后只是殺死了洪九。
好在有天機門門主千面的支援,王吾乘才得以逃脫。
當然了,少不了啊二提供的詳細地圖,否則那些小徑岔路,就足夠王吾乘喝一壺了。
要不是汴京城內發下了海捕文書,留在汴京附近實在不安全,王吾乘都想看一看何墨那張臉。
痛失至親的表情,一定和當初的自己一摸一樣。
在逃離汴京之后,王吾乘只顧著埋頭趕路,花刺青甚至不知道他們接下來要去哪里。
連續逃了半個月,王吾乘這才停下來,騎在馬上發呆。
半響后,王吾乘仰天長嘯,大聲呼喊。
“爹、娘,你們在天上看著,兒子會替你們報仇的!”
長嘯過后,是一陣瘆人的笑聲:“哈哈哈,何墨,你也有今天。”
王吾乘的癲狂時不時的出現,越是接近何墨,就越是激烈。
花刺青有些害怕王吾乘突然瘋了,轉移話題道:“吾乘兄弟,現在我們去哪?回江陵還是西夏?”
“不,我們去另一個地方。”
“什么地方?”花刺青問道。
“瓊州。”
瓊州,天涯海角里的海角,在宋代是朝廷流放人犯之處。
王吾乘去那地方干什么?不過花刺青沒有多嘴過問,現在的王吾乘威嚴日盛,手下養著一票死士。多他花刺青一個不多,少他花刺青一個不少。
…………
是夜,王吾乘一伙在一處不知名的小客棧休息。
王吾乘獨自飲酒,讓自己喝了個爛醉。
醉到迷糊之處,王吾乘不斷地說著話,說給他自己聽。
“我家小妹只有五歲,五歲!”
“我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在我面前,她的頭還滾到了我的腳下。”
“我妹死的時候沒有閉眼,她在看我,在問我為什么不救她。”
“她才五歲,五歲!”
“縱使我們王家有什么大逆不道,小妹一個五歲的女娃娃能有什么錯。能有什么錯?”
不知不覺,王吾乘已是滿淚縱橫。
“不過小妹,我已經殺了一個人,讓她下去陪你了。你且再等等,等等。”
“等哥哥殺了何墨那狗賊,再下來陪你。”
“……嗯,陪你。”
一壺濁酒,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