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破荊

  • 盛世九州卷
  • 秋葉幾尺
  • 3016字
  • 2021-07-05 23:00:00

今日的葉元清,在外人看來,好不春風得意、逍遙自在。

雖是狀元,但他畢竟還是一個剛入朝不久的進士。前些日子,王介甫卻欽點他來輔佐參謀并推行新政,這個官位如今可是至關緊要,百官們只是眼紅:他葉元清也一并是個進士,不僅與太子相識,還借著新政大行的東風,扶搖直上,如今成了眾人籠絡的香餑餑。只是葉元清本人并沒有想這么多,他也是剛剛拿到王介甫剛準備好的新政細則不久,正在細細品讀,思索著之后推行的政策。

另一邊,李定等人也沒閑著,介甫帶著一些行李,急急忙忙地來到御史臺,開始準備新政的推行,眾人也被王介甫安排上任務,或是監督新政的印刷,或是在御史臺中選派可靠人手,讓他們學習之后到達地方監督新政實施,也是一番難得的忙碌景象,因為蔡確暫避風頭的緣故,李定一人變得分外忙碌,介甫看在眼里,但此時也無可奈何。

若是直接稟告陛下補上御史中丞的空缺,只怕朝中有人多有言語,不利于新政風評。

想到這兒,王介甫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地圖。

“李中丞,這也是有勞您了。”

李定忙得抬不起頭,正在仔細核對花名冊,以便選出最合適的官員。

“沒有,都是為了我朝將來,何來辛苦?”

王介甫看到李定這幅模樣,只是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面前是一幅大宋的地圖,圖中山川河流,路府州縣,雖說不上十分精準,但也如現實一致無二,王介甫擔心的是,應該從何處開始。

先前初次入朝,王介甫決心由中央而延申,事實上并未延申多少,效果之少可見一斑。

但若從地方開始,只怕有些地區的百姓,會為了他們堅持千年的舊法而與朝廷作斗爭。

我的政策沒有錯,他們怎么會抗拒?王介甫又想到了這個問題。

幾乎所有的改革變法者,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我的新政明明百密而無一疏,為何那些冥頑不化,刻板守舊的人們會不理解呢?“

事實很簡單,正是因為那些人刻板守舊,不愿意了解新的事物罷了。為了讓這些人理解,就需要有人向他們解釋這些政策,以一種他們能理解甚至于喜聞樂見的形式。

所以,怎么選人就十分重要了,為此,王介甫還特意讓皇帝將戶部的文冊調來,結果就是不放心的戶部尚書帶著侍郎一同在御史臺幫忙。

此時正是七月酷暑,天氣雖在轉涼,但仍是酷熱難耐,一群人早就大汗淋漓,濕透了衣服。

剎那間,王介甫好像在其中看到了一些過往的故事。

記得第一次推行新政的時候,所有人也像這樣一般努力著,無論是王介甫與司馬光在朝堂上的那番驚天動地的爭論,還是呂惠卿等人的殫精竭慮,都為當時尚年輕的王介甫提供了許多的動力,也是自那之后,王介甫才明白,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為了一條道路而共同奮斗。

正在此時,一個人悄悄走到王介甫的后面,猛地叫了一聲王介甫的名字,當王介甫詫異地回頭,原有的疑惑卻換成了興奮:“和甫!”

眾人紛紛抬頭來看,才知道是王介甫的弟弟王和甫到來。

“小人王和甫,見過介甫公!”和甫故意抬高音調,不免得意地說道。

“你怎么來的?”兄弟相見,免不得一陣家長里短噓寒問暖,二人聊了好一會,介甫方才問道。

“半月前,我接到皇帝圣旨,召我入朝共商大事,我只猜測是新政,便慌忙趕來了,方才見了陛下,他說你最近事務繁多,讓我不必過來,但是我覺得還是過來看看的好。”和甫一五一十地答道。

“陛下未曾給你安排官職?”介甫又問道。

“暫無,陛下說新政正是用人之際,讓你盡管安排,還說若是人手不夠還有辦法。”

介甫笑了笑:“那你先去我府上休息吧,我這里事務還繁多,等到忙完這些,晚些時日兄再為你洗塵,“和甫推辭道:”陛下旨意說讓我來幫你,這會我去休息,只怕陛下算我抗旨,抗旨的罪名,我可抵當不起。”

“介甫公。”李定抬起頭來,“在下有一計可行,不知介甫公愿聞否?”

“愿聞其詳。”

李定便從一堆堆書卷中站了起來:“介甫公選人,不就是為了推行然后監督新政么?剛才在下在與幾位同僚整理官員檔案時,突發奇想,若是將各地有名望之豪紳大戶籠絡起來,讓他們先帶頭實行新政,通過百姓們自己口耳相傳來推行新政,這不比我們苦口婆心勸說那群百姓們方便且有效么?”

王介甫思索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法并非不可行,于是他又問道:“李中丞此言可行,只是我朝疆域遼闊,如何能知道何地的豪紳大戶呢?若是豪紳們也不愿意推行新政呢?這樣下去,那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啊。”

李定撓了撓頭,表示他也無能為力。

王介甫知道這事可行,于是揮了揮手:“今日就到這里了,辛苦諸位了,改日我王介甫必然逐一登門拜謝。”

等到人們散去,王介甫帶著王和甫,朝東宮走去:“和甫啊,我帶你見一位人。”

這是自東宮大鬧一事之后,介甫第一次看到了東宮的全貌。

王介甫感到一般,但王和甫卻有些興奮:“立在禁城之中,卻如同神仙住所一般富麗堂皇,哥,這是何人住所?”

王介甫笑而不言,只見門童看到二人,未等開口便提前進門通報,不一會,兩個身著輕紗的人便一前一后走來了。“介甫公,殿下和葉先生早念叨多時了。”

王介甫也是一笑:“謝殿下關心,這是吾弟王和甫,受圣上旨意回朝來助我們推行新政。“而后回頭看向王和甫:”和甫,這是太子殿下。”

和甫恭恭敬敬道:“小臣王和甫,見過太子殿下。”

趙熙笑道:“有介甫年輕時的英氣,不愧是兄弟!”

王和甫聽到太子夸贊,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撓著頭客氣:“太子殿下過譽了。”

葉元清急忙招待二人進殿細聊,殿中早有大冰備好,因而清涼。四人見這天熱,也無甚講究,盤腿而齊坐。

“我這趟來,不僅是為了介紹吾弟,還有一件事想與葉先生交流。”

葉元清慌忙道:“先生此名,在下不敢當。”

王介甫又說道:“凡是教授學問,都可擔得起先生一稱。”

正談笑間,修文準備了一壺冰好的涼茶,修武端來了一些時鮮水果,看起來便珍貴無比。

“這些瓜果茶飲之類,盡是宮中進獻給父皇的貢品,諸位可共同享用。”

王介甫顧不上這些,倒是王和甫好奇地拿起了一顆葡萄,葡萄翠綠欲滴,上面還帶著水珠,和甫放入嘴中,先是皺眉,而后舒展,表情享受。

“葉先生,若是將各地有名望之豪紳大戶籠絡起來,讓他們先帶頭實行新政,通過百姓們自己口耳相傳來推行新政,依先生所見,可行性有幾分?”

“何人提的意見?恕在下直言,純是不懂新政!”葉元清說完,覺得自己有些失態,而后又致歉道:“介甫公恕在下方才直言。”

“不妨事,細細說來。”王介甫倒也不太在意,但是對他的言論很感興趣。

“介甫公也知道,青苗法詳細些,便是我官府貸款于百姓,而后官府靠利息來充盈國庫,而在此之前,介甫公也知,貸款多貸于豪紳之家,之前并無明文標準,因而豪紳可以漫天要價,而如今官府著手,必然得罪豪紳利益,若是再依靠豪紳,這新政怎么可能行的下去?”

“葉先生的意思,新政得罪了豪紳的利益,豪紳不會支持新政?”

“這是更深的意思了,只說當下,豪紳們必然不愿意與新政合作,純屬無稽之言。”

葉元清話鋒一轉:“若想在地方推行新政,便需要我們強硬些,尤其是一些尚未開化的區域,官員們常說‘窮山惡水出刁民’,此言非虛,這對地方官員來說是次考驗。”

“那葉先生,還有別的方法么?”

“有是自然,在下看來,未必非要由京官出面。方才介甫公說要用地方豪紳,豪紳不可,但用地方人未必不可,在下的意思,可以用地方那些素有威望的官員為引導,從而推行新政,一是身為朝廷命官,不敢胡作非為,二是在地方素有威望,深得百姓們愛戴。在下相信,地方上若有如此官員,他們必然會支持新政,何須我們費心來刻意培訓呢?”

王介甫深嘆了一口氣,前路的艱險,明顯要比朝中的更為嚴峻啊。

“介甫公莫要擔心,獨行于這條路上總有艱難險阻,但是殿下與在下都愿意為介甫公披荊斬棘,朝中諸公也愿意群策群力,為介甫公開條新路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沭阳县| 日土县| 玛沁县| 天全县| 淮南市| 剑川县| 宁都县| 天门市| 天门市| 万年县| 晋宁县| 金溪县| 高阳县| 武强县| 广平县| 南岸区| 金堂县| 腾冲县| 六安市| 乌鲁木齐县| 丰县| 鲁山县| 钟山县| 贵阳市| 宜宾县| 新郑市| 济阳县| 新乐市| 县级市| 峨眉山市| 沐川县| 阳曲县| 信阳市| 金华市| 石景山区| 曲靖市| 营口市| 高雄县| 晋宁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