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斯德哥爾摩公約》及我國履約概況

2.1 《斯德哥爾摩公約》概況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是一類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可遠距離遷移、高毒性,嚴重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化學品。

基于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認識,為消除其對人類的危害,2001年5月,國際社會通過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下簡稱《斯德哥爾摩公約》),開啟了全球削減淘汰POPs的聯合行動。

2001年5月23日,包括我國政府在內的92個國家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公約》。截至2018年5月,該公約共有182個締約方。

根據《斯德哥爾摩公約》要求,締約方應采取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減少或消除源自有意生產和使用的POPs物質的排放,禁止和/或消除公約附件A所列出的化學品的生產和使用;限制附件B所列化學品的生產和使用;減少附件C所列的每一類化學物質的人為來源的排放總量,其目的是持續減少并在可行的情況下最終消除此類化學品;減少或消除源自庫存或廢物的POPs物質的排放。

2001年,公約POPs削減清單(包括附件A、B、C)共列入12種物質,其中多氯二苯并二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為無意產生物質。

2009年5月,公約審核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將全氟辛基磺酸及其鹽類和全氟辛基磺酰氟等9種污染物增列入公約附件A、附件B和附件C的決定。

2011年5月,公約審核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將硫丹增列入公約附件A的決定。

2013年,第六次締約方大會通過決定,將六溴環十二烷增列入公約附件A。

2015年,第七次締約方大會通過將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鹽類和酯類增列入公約附件A,多氯萘增列入公約附件A和附件C。

2017年5月,第八次締約方大會通過將十溴二苯醚、短鏈氯化石蠟列入公約附件A,將六氯丁二烯列入公約附件C。

《斯德哥爾摩公約》規定的POPs削減清單如表2-1所列。

表2-1 《斯德哥爾摩公約》規定的POPs削減清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新郑市| 阜阳市| 伊春市| 林口县| 和顺县| 锦州市| 晋州市| 石家庄市| 诸暨市| 嘉兴市| 泗水县| 肇州县| 军事| 丰原市| 威远县| 当阳市| 沭阳县| 运城市| 黄冈市| 城步| 沙坪坝区| 上高县| 大埔区| 万宁市| 珲春市| 博乐市| 平武县| 玉龙| 海安县| 兴化市| 永州市| 金寨县| 汕头市| 彝良县| 延边| 屯门区| 南和县| 江都市| 临清市|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