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拆膠:向膠黏劑的弱點進攻
由于粘接失誤或者處于維修的目的,有時需要把粘接好的接頭拆開;有時不小心,膠黏劑粘到了手上或者不該粘的地方,需要清除。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稱為“拆膠”(或者“解粘”)。
未固化的膠液一般用溶劑如丙酮或洗甲水即可清除。而膠黏劑一旦固化,清理起來就變得非常麻煩,分解粘接好的接頭更不容易。
拆膠,首先應考慮膠黏劑和粘接技術的弱點。找出弱點,我們就可以從粘接接頭的最薄弱處各個擊破。對于大多數合成膠黏劑來說,一般都存在三個明顯的弱點:①抗剝離和沖擊強度低;②耐高溫性能差,隨著溫度的提高,粘接強度會大大降低,大多數膠黏劑耐不了150℃以上的高溫;③耐介質性能弱,大部分膠黏劑不耐溶劑特別是混合溶劑,有的膠黏劑不耐有機酸,有的不耐堿。
考慮到膠黏劑以上弱點,我們就可以采用機械方法(如剝離、沖擊等)、物理方法(加熱)、化學方法(腐蝕)等來拆膠。但一定要注意,拆開粘接接頭時要保證所使用的方法不損壞粘接零件材料本身。
①機械分離。對粘接接頭施加剝離力,可將一楔子插入粘接件的結合處將粘接件剝離開。注意,只有分離特大型粘接制件時才能施加拉應力、拉剪切應力或壓剪應力、扭力,因為膠黏劑這些力量很強,施加這些力有可能使粘接件變形。
②施加振動力和沖擊力。通過此手段可以使大多粘接后的零件互相分離,因為膠黏劑粘接沖擊強度低于粘接制件的強度。
③化學分離。化學試劑或溶劑可以浸蝕、溶化和分解粘接膠層,但要注意粘接件材料不能遭腐蝕,特別是塑料部件容易受溶劑和有機酸侵蝕。
在利用化學分離時,應預先選擇由弱到強的腐蝕性試劑。腐蝕性由弱到強的溶劑如下:
冷水;熱水;乙醇;汽油;丙酮;酯、乙酸酯、丁烯酯;酮、丁酮;芳香類、甲苯、二甲苯;氯化碳氫化合物(高氯酸鹽、三氯和四氯結構);二甲醛胺(溶解粘接和連接,在高溫度下儲存制件要加速該過程)。另外,甲酸、乙酸、苯酚對膠黏劑的拆解也非常有效,但對塑料腐蝕性強。
④物理分離方法。可以采用加熱的方法拆開粘接接頭,加熱溫度依膠黏劑類型不同而不同,這種方法對熱熔膠最有效,對金屬粘接的分離也特別有效,因為金屬的耐溫性高,可以把工件加熱到很高的熱度。加熱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降低膠黏劑的粘接強度,二是可以分裂膠黏劑交聯分子結構。
常用的膠黏劑的拆膠方法見下表。
常用膠黏劑的拆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