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總結
會計等式也稱會計恒等式,是根據會計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建立的數學表達方式。它是復式記賬、試算平衡和編制財務報表的理論依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會計基本等式,企業無論在任何時點,發生什么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這一數量關系。
企業的經濟業務分兩大類:一類是只影響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的經濟業務;另一類是既影響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也影響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的經濟業務。這兩類又可概括為四種類型。
會計科目指按照經濟內容對各個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所形成的類目。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會計科目的設置應遵循合法性、相關性和實用性等原則。會計科目按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通常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和損益類五類。會計科目按所提供指標的詳細程度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兩類。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的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一種手段。設置賬戶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會計賬戶與會計科目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借貸記賬法是一種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則,反映經濟業務引起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動及結果情況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在借貸記賬法下,賬戶的基本結構是將每一個賬戶分為“借方”和“貸方”,按照會計慣例,賬戶的左方為“借方”,賬戶的右方為“貸方”。“借”和“貸”何時為增加、何時為減少,必須結合賬戶的具體性質才能準確說明。資產類、成本類和費用類賬戶是“借”增“貸”減,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收入類賬戶是“借”減“貸”增。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可概括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賬戶對應關系是指采用借貸記賬法對每筆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時,相關賬戶之間形成的應借、應貸的相互關系。
會計分錄是指對某項經濟業務標明其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記錄,簡稱分錄。會計分錄按所涉及的賬戶的數量多少,可分為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兩種。
在記賬憑證中通過編制會計分錄的形式記錄各項經濟業務以后,應將有關會計要素的變動情況記入有關賬戶,這個記賬步驟通常稱為過賬,或稱為登記賬簿。
試算平衡包括發生額平衡法和余額平衡法。試算平衡工作是通過編制試算平衡表完成的。試算平衡,只能說總分類賬的登記基本正確,不能保證絕對正確。
重要概念
會計等式 靜態會計等式 動態會計等式 綜合會計等式 會計科目 總分類科目 明細分類科目 賬戶 總分類賬戶 明細分類賬戶 復式記賬 借貸記賬法 記賬規則 賬戶對應關系 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 過賬 試算平衡 發生額平衡法 余額平衡法
復習思考題
1.會計基本等式是如何表達的?經濟業務的發生對會計等式有何影響?
2.什么是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和原則有哪些?
3.會計科目是如何分類的?
4.什么是賬戶?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系如何?
5.說明賬戶的基本內容及四個基本數量之間的關系。
6.什么是復式記賬?復式記賬有什么特點?
7.說明借貸記賬法下各類賬戶的結構及數量關系。
8.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什么?
9.什么是賬戶對應關系?
10.什么是會計分錄?會計分錄的編制要求有哪些?
11.什么是過賬?如何進行過賬?
12.什么是試算平衡?試算平衡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練習題
習 題 一
一、目的
練習經濟業務引起會計要素變動及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二、資料
博道公司20×7年7月1日所有資產項目合計為800 000元,負債項目合計為210 000元,所有者權益項目合計為590 000元。該企業20×7年7月份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1.購入原材料一批已入庫,金額6 000元,原材料款尚未支付。
2.購入材料一批已入庫,金額4 000元,材料款以銀行存款支付。
3.投資者追加投入設備一臺,價值70 000元。
4.從銀行借入資金40 000元,并存入銀行賬戶。
5.收到購貨單位歸還所欠貨款20 000元,并存入銀行。
6.以現金1 000元支付采購員出差預借的差旅費。
7.以銀行存款30 000元償還短期借款。
8.接受外單位捐贈設備一套,現有價值40 000元。
9.從銀行取得借款6 000元,直接償付所欠購料款。
10.以銀行存款30 000元繳納應交稅費。
11.以銀行存款6 000元支付長期借款利息。
12.從銀行提取現金4 000元。
13.把盈余公積10 000元,用于轉增資本。
三、要求
1.根據上述經濟業務,逐項分析其對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三類會計要素增減變動的影響。
2.計算7月末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三類會計要素的總額,并列出會計等式。
習 題 二
一、目的
練習會計分錄的編制、丁字形賬戶的登記方法和試算平衡表的編制。
二、資料
博時公司20×7年12月31日的期末余額如下表。
該公司20×8年1月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1.用銀行存款20 000元購買一批材料。
2.以銀行存款歸還到期的短期借款50 000元。
3.將資本公積500 000元轉增實收資本。
4.從銀行提取現金10 000元。
5.應付××公司的賬款300 000元轉作對本公司投資。
6.向銀行借入短期借款600 000元,存入銀行。
7.投資人投資庫房一間,價值2 000 000元。
8.用銀行存款100 000元發放應付股利。
9.用銀行存款500 000元歸還個人投資。
三、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開設相關賬戶并登記各賬戶的期初余額。
2.根據資料編制各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
3.根據各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登記各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
4.根據各賬戶的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計算各賬戶的期末余額。
5.根據各賬戶的期初余額、本期借貸方發生額和期末余額編制“發生額及余額試算平衡表”。
案例分析
張鵬和李程是一對好朋友,兩人在大學畢業10周年同學聚會上見面。看到有些同學功成名就,他們也躍躍欲試,決定合伙開辦一家公司。經過深入市場調查后,他們一致決定從事禮品制作,送貨上門,并給公司起名為“鵬程禮品公司”。于是二人緊鑼密鼓,籌備公司開辦事宜。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他們各自拿出自己積蓄的存款,張鵬出資420 000元,李程出資200 000元。此外,他們又從好朋友王偉處借到230 000元,并承諾三年后一次還本付息,所有資金均存入企業開立銀行賬戶。
資金到位后,花費270 000元購買門市用房,又購進3輛貨運車,每輛40 000元,現款支付;賒購一臺機器設備,購價120 000元;購買原材料一批,支付價款10 000元。此時,企業開始顯得人手不足,張鵬到人才市場招聘一名員工,第二天上班。同時,把暫時閑置的一輛貨運車賒銷給鴻達公司。這樣,經過緊張的準備后,鵬程禮品公司開始正式掛牌營業了(為了簡化,不考慮稅收問題)。
要求:(1)本案例中涉及哪些資產類、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2)根據發生的經濟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3)編制本月月末的試算平衡表。